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级高级法官熊光敏
(9月27日)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近年来,全市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强基导向,立足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原则,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上下功夫,人民法庭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下面,我将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工作主要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高站位部署,科学谋划人民法庭工作
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人民法庭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全市法院院长会议、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现场观摩会等,安排部署人民法庭工作。市法院研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全市人民法庭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健全一个组织领导、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建好一个环保法庭、完善一个工作网络、建优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一对一”指导制度、创建一个司法品牌、建强一个战斗堡垒、强化一个用人导向、解决一批实际困难的“十个一”工作思路。建立市法院民商事员额法官与人民法庭“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关系,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合力提升人民法庭案件办理质效。积极优化人民法庭布局,调整设置人民法庭23个(包括环保法庭3个)、设立巡回审判点及法官工作站点122个,实现所辖乡镇全覆盖,形成“中心法庭为主、巡回审判点为辅”的人民法庭工作格局。
二、高效率统筹,党建引领促进强基固本
始终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持续巩固深化队伍教育整顿和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人民法庭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支部建在庭上”,六枝法院、水城法院由人民法庭共同组建党支部,盘州法院各人民法庭分别成立独立党支部,钟山法院汪家寨法庭成立党小组,其他法庭共同组建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党建形式多样化,开展“四亮一述”等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双凤法庭选派4名业务骨干、调解能手组建“党员先锋调解队”;淤泥法庭开展“红军槐下忆苦思甜·共建共促共话党恩”“弘扬八一精神·致敬最可爱的人”等主题党日活动;汪家寨法庭党小组开展“法官妈妈送法进校园”活动。2021年以来,全市人民法庭有12个集体、13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
三、高强度推进,多元解纷服务基层治理
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工作格局,积极对接基层解纷组织,搭建多元解纷平台,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开展矛盾纠纷诉前委派调解、在线调解和联合调解,全市23个人民法庭均已实现特邀调解员入驻全覆盖,对接基层治理单位862家。其中汪家寨法庭打造“枫渡寨安”基层治理品牌,多方联动助力辖区万人起诉率稳步下降,其《“枫渡寨安”促和谐,多方治理止纷争》做法被《贵州立案》采用推广。以人民法庭为桥头堡,以法官工作站(点)为触手,把巡回审判、公开审理、以案说法、法庭开放日等活动结合起来,判案件、解纠纷、明规则、树新风,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2023年以来,全市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286次,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普法宣传117次,受理各类案件28217件,审结25861件,诉前委派调解案件17127件,调解成功10596件,调解成功率达61.86%。其中由淤泥法庭审理的反映遗产继承纠纷的专题节目《老张的遗产》在央视十二套《一线》栏目播出。六枝法院郎岱法庭《“五心”辩证论治 化解69户涉众纠纷》、盘州法院双凤法庭《精准会诊把脉 高效诊疗解纷》入选2024年省法院“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典型案(事)例。
四、高标准落实,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围绕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为招商引资、品牌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谈判、签订合同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和涉法问题咨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妥善审理涉农案件,注重调判结合,切实维护农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2023年双凤法庭创设“213涉农纠纷调判工作机制”,建立“涉农纠纷速裁快审办案制度”,完善与党委政府、涉农企业、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衔接,截至今年8月共集中快速化解涉农纠纷299件。发耳法庭审理的罗某某诉王某某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入选2023年全省法院服务“三农”工作典型案例。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通过参与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依法规制高价彩礼、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不良风气,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创建无讼村居17个。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落保护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盘州法院在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挂牌成立“世界古银杏之乡传统村落司法保护基地”,六枝法院牂牁江环境保护法庭设立驻梭戛生态博物馆法官工作站,为保护当地文化遗产注入司法力量,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五、高品质要求,围绕“枫桥式法庭”创建打造特色“枫”景
以“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更加务实有效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延伸职能做深做实“枫桥式工作法”,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建设巩固提升。2023年,市法院出台《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围绕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基础设施、优化便民服务、加强诉源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提升审判质效6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六枝法院落别法庭、水城法院阿戛法庭、盘州法院淤泥法庭被省法院评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先进集体,水城法院阿戛法庭打造的“陈老师工作室”,以独特的调解理念,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情理法相融合的情景语言,获得群众“调解就找陈老师”的优良口碑,入选2023年全省法院诉前调解和多元解纷工作“十佳解纷品牌”,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2024年,全市法院按照“一庭一品”的工作思路,结合法庭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矛盾纠纷类型、乡土文化资源、生态文化资源等要素,重点培育有亮点的枫桥式工作法、党建特色品牌、调解特色品牌,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六枝法院岩脚法庭《打造“四链”工作法,绘就家事解纷新“枫”景》入选省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促推婚姻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典型案例。2024年全省“枫桥式工作法”大比武活动中,盘州法院淤泥法庭《多民族聚居地“三联动、三结合、三融入”解纷工作法》比武成绩排名全省第四。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人民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能动延伸司法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六盘水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
9月27日,记者从六盘水市人民法庭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法院立足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原则,推动人民法庭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今年,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全市人民法庭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十个一”工作思路,并建立民商事员额法官与人民法庭“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关系,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合力提升人民法庭案件办理质效。积极优化人民法庭布局,调整设置人民法庭23个(包括环保法庭3个)、设立巡回审判点及法官工作站点122个,实现所辖乡镇全覆盖,形成“中心法庭为主、巡回审判点为辅”的人民法庭工作格局。
各级人民法院还坚持“支部建在法庭上”的原则,形成六枝法院和水城法院由人民法庭共同组建党支部,盘州法院各人民法庭分别成立独立党支部,钟山法院汪家寨法庭成立党小组,其他法庭共同组建党支部的格局,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在服务基层治理方面,积极搭建多元解纷平台,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实现全市23个人民法庭特邀调解员入驻全覆盖。2023年以来,全市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286次,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普法宣传117次,受理各类案件28217件、审结25861件,诉前委派调解案件17127件、调解成功10596件,调解成功率达61.86%。其中,汪家寨法庭打造“枫渡寨安”基层治理品牌,多方联动助力辖区万人起诉率稳步下降,其《“枫渡寨安”促和谐,多方治理止纷争》做法被《贵州立案》采用推广。
在服务“三农”方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妥善审理涉农案件,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围绕农业农村重点产业项目,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落保护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为招商引资、品牌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谈判、签订合同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和涉法问题咨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2023年,双凤法庭创设“213涉农纠纷调判工作机制”,建立“涉农纠纷速裁快审办案制度”,完善与党委政府、涉农企业、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衔接,截至今年8月,共集中快速化解涉农纠纷299件。发耳法庭审理的罗某某诉王某某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入选2023年全省法院服务“三农”工作典型案例。
在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方面,以“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更加务实有效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延伸职能做深做实“枫桥式工作法”,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建设巩固提升。2023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围绕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基础设施、优化便民服务等6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六枝法院落别法庭、水城法院阿戛法庭、盘州法院淤泥法庭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先进集体,水城法院阿戛法庭打造的“陈老师工作室”入选2023年全省法院诉前调解和多元解纷工作“十佳解纷品牌”、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记者 黄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