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
  • 主   题:六盘水市2024年民政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 时   间:2024-12-16 10:00:00
  • 地   点:市救助管理站多媒体会议室
  • 发布人:六盘水市民政局
相关视频
发布词

六盘水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蒯鹏

(12月16日)

各位记者朋友:

非常感谢大家对民政工作的持续关注!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锚定目标不放松,苦干实干聚合力,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社会关切与群众期盼,积极履行各项职能,在基本民生保障兜底、基本社会服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等多方面奋力开拓、笃定前行,以务实举措与不懈努力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民政答卷,具体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构建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强化困难群众兜底帮扶,彰显民政关怀温度

(一)社会救助扩面提质,夯实民生保障根基。一是逐步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坚持城乡和区域统筹,健全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同步增长。今年4月,将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从2023年的762元/月、6120/年统一提高到808元/月、6852元/年,增幅分别为6%和12%;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2023年1013元/月提高到1050元/月,增幅为3.7%。二是有效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社会救助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11月底,全市共向86293户189939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城乡低保金81063.8万元(向26936户64873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城市低保金32415.48万元;向59357户125066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农村低保金48648.31万元);向7439名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10137.52万元;向12005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589.23万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三是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出台《六盘水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村(社区)两委人员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事项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防范“关系保”“人情保”等社会救助领域违规违纪行为。制发《关于健全完善全市社会救助领域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全市基本形成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四是强化动态监测预警。依托贵州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信息平台,用好用活全市社会救助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制,市级做好“数据比对+线索倒查”,区县做好“动态监测+救助响应”,乡镇(街道)和村(居)做好“入户排查+及时受理”,构建多层次的主动发现网络。通过主动发现困难对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今年,处置平台预警信息6760条,部门间数据比对106万余条,主动化解处置异常信息19228条,及时将2332人纳入社会救助保障。全面抓好低收入人口动态识别和纳入,落实低保边缘家庭人口认定办法,全市共认定低保边缘家庭人口3.17万人。五是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帮扶机制。定期对防返贫监测对象、重病人员、高费用患者、重灾家庭、重残人员等低收入人口开展核查,及时掌握家庭人员构成和收支状况动态变化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动态消除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每月将新增低保、新增特困等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给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由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进行研判,对符合条件的纳入防返贫监测范围。全市脱贫人口纳入民政兜底保障11.09万人;全市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民政兜底保障3.28万人。

(二)儿童福利:倾心关爱,助力儿童权益守护。一是全力保障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落实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24年4月起,将全市集中、分散养育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900元和1400元。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基本生活费4122.21万元,惠及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447人。为就读中职以上孤儿发放助学金107.83万元;为就读大专以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36.77万元。加强特殊儿童走访关爱,联合市妇联启动“爱心妈妈一路同行”志愿服务行动,招募1600余名“爱心妈妈”与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投入资金39.7万元实施全市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其他监护困境儿童家庭监护照料状况评估,及时化解困境儿童基本生活的风险隐患。二是着力提升儿童保护的服务质量。深化儿童保护阵地建设,推进4个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向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机构转型,争取资金151万元支持建设“儿童之家”项目28个,安排资金50万元探索建设区域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市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共计开展临时监护照料92人次;加强儿童队伍建设,民政部在我市举办2024年第五期儿童主任示范培训班,我市两名儿童主任作为贵州省村(社区)儿童主任代表进行优秀案例分享。三是全面启动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全力做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坚持边摸底排查,边建立台账,边实践探索,边总结经验,持续提升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流动儿童2.05万人、留守儿童1.02万人。四是扎实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提质转型。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市儿童福利中心提质改造,将“推进六盘水市儿童福利中心提质改造,为社会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开展医疗康复100人次”纳入2024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面向社会困难残疾儿童完成医疗康复124人次。规范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和收养评估,办理收养登记5例。2024年10月,市儿童福利中心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三)特殊群体:悉心呵护,传递社会温暖力量。一是全面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全市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27172人,共发放保障金2896.16万元。向低保对象中24016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973.7万元。二是充分发挥部门协作和“四级联动”作用,从2022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区域性救助管理模式。投入270万元对全市5个救助站管理硬件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提质改造,解决县级救助硬件设施较差、人员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推进站内集中照料救助服务实现分区管理、分类救助。创新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帮扶服务项目,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反复外出流浪乞讨现象。谋划启动2024年“寒冬送温暖”行动,2024年全市预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00余人次。三是切实开展好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争取到上级资金350万元支持盘州市安宁医院扩建床位200张和开展信息化建设。市民政局在全省先行先试会同盘州市研究决定将盘州市安宁医院确认为特困供养精神障碍患者集中供养定点机构,畅通了特困供养人员中精神障碍患者的就医治疗、康复服务等渠道,推动新增供养特困精神障碍患者19人。推动六盘水市精神卫生福利中心、钟山区精神卫生福利院挂牌成立,填补市中心城区没有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的空白。投入46万元在3个乡镇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累计为100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筛查评估,建档271人,累计开展康复服务1100余人次。争取到国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在盘州市实施,获得补助资金400万元。

二、完善基本社会服务供给,回应民众多元生活诉求,凸显民政服务精度

(一)养老服务:优化设施布局,适配养老多元需求。一是老龄工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按照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将老龄工作从卫生健康部门顺利划转到民政部门,调整了老龄委主任、副主任和成员,成员单位由30家增加到33家。二是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投入中央补助资金2468万元,实施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232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492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10645次,老年人满意度达98%以上;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资金3599.86万元,完成15个养老机构设施的提质改造工作,居家、社区、机构三大养老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强化养老机构监管与服务,全市39家养老机构安全运营,为5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争取到省级奖补资金146.5万元。三是多点发力持续深化老年友好型社会创建。继续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各级各部门以老年文艺汇演、老年书画摄影展览、老年体育竞赛等方式掀起了敬老爱老的热潮;落实老年优待政策,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向老年人开放,60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享受A级景区门票减免,严格落实70岁老人优先优惠乘车政策;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市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出优秀选手李颖同志参加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斩获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取得贵州省最好名次,荣获优秀奖;继续实施高龄津贴政策,全年为6.5万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6758万元,让更多的老年人共享到改革成果。

(二)殡葬服务:规范流程管理,契合丧葬情感诉求。一是以“绿色殡葬”引领文明新风。紧盯重要节点,会同精神文明办、生态环境等部门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会同林业、应急等部门开展殡葬机构森林防灭火及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共计20次,全面推进“绿色殡葬”文明新风,今年清明节期间在六枝特区仙鹤山公墓、水城区碧天园公墓举行我市第八届免费节地生态安葬仪式,免费为50名逝者举行集中生态安葬仪式。二是坚持殡葬“公益属性”,持续推进殡葬服务和收费行为规范化,纠正企业公示不规范、套路消费、丧葬用品进销比过高等问题。推动六枝特区禾顺殡仪馆39项收费项目平均降幅24.5%,推动六盘水市殡仪馆延伸服务整体降价约30%,推动盘州市2家殡仪馆灵堂租赁降价41%、花圈降价37%;推动全市经营性公墓销售整体降价3%,规范22家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运营,努力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三)慈善服务:整合资源网络,搭建爱心汇聚平台。一是聚力协作共促慈善发展。与中山市慈善总会签署《六盘水市—中山市慈善总会2024年慈善捐赠框架合作协议》,为慈善事业发展奠定合作基础,接收东西部协作资金338.89万元。积极开展“中华慈善日”“99公益日”主题宣传活动,以“腾讯公益”为平台,开展“2024年善行贵州·数字公益捐”,通过网络平台筹集善款46万余元。二是加大慈善项目实施力度。向上争取支持和链接资源,争取到“阳光班”等3个“善行贵州”公益项目、执行资金35万元在我市运行。向上争取“救急难”和“笑盈盈”大病救助名额,上报29名大病困难群众,申请大病救助金。按照“1+3”工作思路,由慈善总会监督协调,3家社会组织合作实施慈善项目4个,项目资金近67.29万元,内容涵盖助学、困难群众服务、本土人才培养等领域。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慰问困难群众活动,发放慰问金5万元和价值13.5万元的物资。三是积极营造以法治善良好氛围。在全市开展“慈善日”和《慈善法》宣传“五进”活动,通过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社会组织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依法行善、依法治善能力。四是加大福利彩票销售发行力度,积极筹集福彩公益金,截至12月4日,我市共销售各类福利彩票3148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2023年同期销量为29227万元),销量增长2258万元,增幅为7.7%,完成全年销售底线目标的97.48%,筹集福彩公益金10076万元。五是高质量完成争资争项任务。争取到上级资金6593万元,完成率236%,争资序时进度在市直单位中名列前茅。

三、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现民政担当力度

(一)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发展,汇聚协同共治力量。一是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指导社会组织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规范写入社会组织章程,将党建作为社会组织申报成立登记的刚性材料,纳入社会组织年检“基本事项”“内部建设情况”重点检查,积极协调配合市委社会工作部、业务主管单位或行业管理部门实施同步管理,激发社会组织党建活力。全市1119家社会组织中,已全部完成党建规范入章。建立党组织255个(单建108个,联建147个,党员总数1298名),覆盖社会组织525家,党组织覆盖率为99.06%。二是抓登记服务促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主动靠前服务,重视政策宣讲,一次性告知相关信息,推进系统融通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办结时限缩减比法定办结时限缩减最高值达300%,提高登记服务水平。优化审计环节,登记管理部门承担社会组织注销、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审计费用,提供免费法人离任审计,减轻社会组织负担。同时,注重服务质效,秉承服务机构理念,对社会组织采取电话预约、“一对一”服务模式,今年已为办理登记业务的社会组织提供187人次政策咨询指导服务。三是抓监督管理促社会组织活动规范。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对973家社会组织开展2023年度检查工作,合格881家,基本合格77家,不合格15家,与23家业务主管单位进行沟通研判,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社会组织限期整改。对10家违反相关规定的全市性社会组织开展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对106家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开展检查,全市23家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减免会费减轻企业负担共计120余万元。四是抓作用发挥促社会组织明晰发展定位。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市社会组织开展帮扶活动48次,投入人力180余人次,投入物资50余万元,受益困难群众人数2万余人,资助学生4070人。水城区被纳入贵州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与14家社会组织签约结对帮扶,获97.9万元资助资金。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稳岗就业,部门推动社会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活动15场次,发布招聘岗位332个、见习岗位143个,实际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84人。引导社会组织服务基层治理,全市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9182家。争取省级资金28万元开展六盘水市和盘州市“社会组织孵化器与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示范项目”,水城区在10个社区培育60个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社会事务:精细治理流程,提效基层服务治理。一是地名管理规范。全年命名街路巷125条、桥梁1座(其中乡村街路巷77条),对已消亡的17条道路进行废名。依托“乡村著名行动”小程序,采集农家乐、种植养殖基地、农业合作社、快递物流点、金融服务点等惠农助农兴趣点1620条,各地开展乡村地名文化宣传活动26场次。在92个乡(镇、街道)、724个村(社区)醒目位置分别设置标识牌。完成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审核入库3027条,其中群众自治组织辖区数据1152条。全年全市共修复更换道路标识牌64块,清理路牌275块,为群众出行与社会交往提供便利。二是界线管理平安。完成六盘水市安顺市第五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及市内接边县第五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六盘水市、安顺市(市、县)两级平安边界协议书》全部签订。目前,六盘水市—安顺市交界立有双面界桩3块,三面界桩3块,020325272529号三面界桩获省民政厅支持进行了更换。三是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成效。进一步推进婚姻登记联网通办和档案电子化工作,提升婚姻登记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让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民众的多元需求,为构建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奠定坚实的服务基础。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和全体市民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通报完毕。

媒体报道

12月16日,记者从六盘水市2024年民政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六盘水聚焦社会关切与群众期盼,在基本民生保障兜底、基本社会服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切实保障了民生福祉。

在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方面,重点强化困难群众兜底帮扶——

多维度高质量开展社会救助,截至11月底,全市共向86293户189939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城乡低保金81063.8万元;向7439名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10137.52万元;向12005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589.23万元;及时将2332人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认定低保边缘家庭人口3.17万人;将脱贫人口11.09万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将防返贫监测对象3.28万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

全力守护儿童权益,全市共发放基本生活费4122.21万元,惠及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447人;联合市妇联启动“爱心妈妈一路同行”志愿服务行动,招募1600余名“爱心妈妈”与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争取资金151万元支持建设“儿童之家”项目28个;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市儿童福利中心提质改造;市儿童福利中心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悉心呵护特殊群体,全面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从2022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区域性救助管理模式;投入270万元对全市5个救助站管理硬件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推动六盘水市精神卫生福利中心、钟山区精神卫生福利院挂牌成立,填补了市中心城区没有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的空白;争取到国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在盘州市实施,获得补助资金400万元。

在基本社会服务优化方面,积极回应民众多元生活诉求——

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投入中央补助资金2468万元,实施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232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492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10645次,老年人满意度达98%以上;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资金3599.86万元,完成15个养老机构设施的提质改造工作;落实老年优待政策,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继续实施高龄津贴政策,全年为6.5万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6758万元。

规范殡葬服务管理,全面推进“绿色殡葬”文明新风;坚持殡葬“公益属性”,纠正企业公示不规范、套路消费、丧葬用品进销比过高等问题,努力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整合慈善资源、搭建爱心平台,与中山市慈善总会签署《六盘水市—中山市慈善总会2024年慈善捐赠框架合作协议》,接收东西部协作资金338.89万元;积极开展“中华慈善日”“99公益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网络平台筹集善款46万余元;争取到“阳光班”等3个“善行贵州”公益项目、执行资金35万元在我市运行;争取到上级资金6593万元,完成率236%,争资序时进度在市直单位中名列前茅。

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切实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全市1119家社会组织中,已全部完成党建规范入章;建立党组织255个(单建108个、联建147个,党员总数1298名),覆盖社会组织525家,党组织覆盖率为99.06%;推进系统融通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办结时限缩减比法定办结时限缩减最高值达300%。

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帮扶活动48次,投入物资50余万元;水城区被纳入贵州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与14家社会组织签约结对帮扶,获97.9万元资助资金;部门推动社会组织开展就业服务15场次,实际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84人;争取省级资金28万元开展六盘水市和盘州市“社会组织孵化器与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示范项目”,水城区在10个社区培育60个社区社会组织;精细社会事务治理流程,规范地名管理,全年命名街路巷125条、桥梁1座(其中乡村街路巷77条),对已消亡的17条道路进行废名;依托“乡村著名行动”小程序,采集农家乐、种植养殖基地、农业合作社、快递物流点、金融服务点等惠农助农兴趣点1620条,各地开展乡村地名文化宣传活动26场次。

进一步推进婚姻登记联网通办和档案电子化工作,让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民众的多元需求,为构建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奠定坚实的服务基础。(记者 黄雅璐) 

往期新闻发布会>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