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
  • 主   题:六盘水市畜牧水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 时   间:2024-11-15 16:00:00
  • 地   点:市迎宾馆五楼多媒体会议室
  • 发布人: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
相关视频
发布词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卫杰

(11月15日)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各位新闻记者朋友们对六盘水畜牧水产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就今年畜牧业发展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并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我市成功引进大北农、温氏牧业、新希望、韩伟蛋业、四川正鑫、四川厚全、海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到我市发展。培育了六枝二表哥、草原村合作社、六盘水大丰、盘州兴胜、盘江小黄牛、空港岭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本土企业,推动全市生态畜牧业逐步从传统粗放型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据统计部门数据,2024年前3季度“四肉”产量9.61万吨,同比增幅4.89%,全省排第二,去年同期为第八名,提高六个名次;二季度为全省排第二,排名不变。据行业部门数据,2024年前3季度完成水产品产量2097吨,增幅18.8%,全省排第二。到2024年末“四肉”产量和禽蛋产量分别达15.5万吨和4万吨,增幅分别为3.5%和45%左右。预计水产品全年产量0.3万吨,增幅20%左右。

一、主要亮点

(一)畜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全市现有规模养殖场1456家,其中,生猪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286家,牛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85家,羊出栏2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24家,家禽养殖量达1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场61家、100万羽以上2家。全市有从事畜牧业的家庭农场673家,合作社995个。全市有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个,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8个,省级畜牧龙头企业22家,市级畜牧龙头企业37家。乌蒙凤鸡、水城黑山羊、月亮河鸭蛋、“盘县火腿”等4畜禽类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其中“盘县火腿”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清单,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制定发布了乌蒙凤鸡、水城黑山羊、盘县火腿、盘江黄牛等省级市级县级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共30余项,有效推动了畜牧产业标准化生产,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畜牧业项目推动有力,产业节点精准疏通。2024年以来落实黔乡振发〔2023〕8号文件的奖补政策和政策保险,投入2.16亿元促进畜牧业发展,用好贷款贴息、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生猪良种补贴、产能调控、生猪大县奖励、产业强镇项目资金、南方省份种草养畜项目资金、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牛饲料价格“保险+期货”保险创新试点项目资金等6300万元可用资金,刺激出栏、补栏,确保生产稳定。

(三)惠农措施落地显成效,推动产业平稳发展。近年来各级政策在种业、健康发展、全产业链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扶持推动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生猪方面。目前全市存栏生猪98.9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8.11万头,生猪存栏充足,市场供应稳定。涌现出六枝二表哥、大北农;盘州新六农牧、水城温氏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猪出栏实现3连增。二是牛羊方面。目前全市存栏肉牛29.08万头,2024年充分利用省级引牛政策,引导企业利用省外牛价较低的窗口期调牛,截止目前,已从省外及国外引牛20238头,为肉牛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培育了六枝黄牛公司、盘州兴胜、谷牛农业、贵益循环农业、大胖牛公司、真甜公司牛羊养殖企业,推动了产业发展。三是家禽方面。目前全市存栏家禽808.89万只,其中蛋禽产业发展迅猛,存栏达260万只以上,涌现出盘州韩伟、水城厚全等16个规模蛋鸡养殖企业,支持产业平稳发展。四是水产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渔业淡水养殖面积为4182公顷,较上年同期增加6.12%,水产品产量约2097吨,增长18.8%以上。水城区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底完工的108个陆基桶养殖冷水鱼、贵州铖亿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余个陆基桶养殖南美白对虾,均已投产上市,预计产量分别有20吨、7余吨;水城区米箩镇盘活闲置65亩大棚养殖牛蛙(年产量400吨),三季度上市300吨左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在市级财政支农预算资金中安排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畜牧业稳定发展。指导各级整合可用资金,用于畜牧产业发展。积极协调用好能繁母猪、母牛等各类政策性保险,加强和保险机构沟通,开发适合我市畜牧产业发展的价格指数保险、利润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产品,为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兜底。

(二)做好品种改良繁育,提升良种化水平。支持规模养殖场合理引进和科学利用国外优良种质资源,提高能繁母畜使用效率。建设和完善一批人工授精点,开展技术培训提升输配人员人工授精服务能力,提升畜禽良种覆盖率。

(三)抓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创业贷”等金融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解决信贷融资难问题。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农业农村现代化基金,组织县区积极申报生猪直补、良种补贴、粮改饲、产业强镇等中央财政支持项目。

(四)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一是按照市包县、县包乡、技术干部包场的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常态化开展指导服务。二是推广节本增效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品种改良繁育数量和质量,提升良种化水平,提高养殖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做好技术指导,积极对接省内外专家团队,开展外出学习、深入基层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逐步实现节本增效。

(五)做好产业保障。持续推进闲置养殖场摸底调研,建立完善台账,加快盘活利用,解决畜牧用地难。加快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备案进度,及时上报生产信息,提高规模化占比。持续推进无疫小区及动物疫病净化场等创建工作,积极宣传引导,为辖区内具备条件且有创建意向的生猪养殖企业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协助企业做好创建申报工作。

媒体报道

11月15日,记者从六盘水市畜牧水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我市畜牧水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全市生态畜牧业逐步从传统粗放型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

近年来,我市成功引进大北农、温氏牧业、新希望等知名企业,培育了六枝二表哥、六盘水大丰、盘州兴胜、空港岭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本土企业,推动全市生态畜牧业逐步从传统粗放型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四肉”产量9.61万吨,同比增幅4.89%,全省排第二,较去年提高六个名次;禽蛋产量达3.59万吨,增幅83.98%;水产品产量2097吨,增幅18.8%,全省排第二。预计到2024年年末,“四肉”产量、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能达15.5万吨、4万吨和0.3万吨,增幅分别为3.5%、45%和20%左右。

目前,全市共有规模养殖场1456家,其中,生猪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286家,牛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85家,羊出栏2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24家,家禽养殖量达1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场61家、100万羽以上2家。全市有从事畜牧业的家庭农场673家,合作社995个。全市有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个,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8个,省级畜牧龙头企业22家,市级畜牧龙头企业37家。乌蒙凤鸡、水城黑山羊、月亮河鸭蛋、“盘县火腿”等4畜禽类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其中“盘县火腿”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清单,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共投入2.16亿元促进畜牧业发展,用好贷款贴息、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生猪良种补贴、产能调控、生猪大县奖励、产业强镇项目资金、南方省份种草养畜项目资金、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牛饲料价格“保险+期货”保险创新试点项目资金等可用资金6300万元,刺激出栏、补栏,确保生产稳定。

同时,各级政策在种健康发展、全产业链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扶持推动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生猪方面,全市存栏生猪98.9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8.11万头,生猪存栏充足,市场供应稳定。涌现出六枝二表哥、大北农;盘州新六农牧、水城温氏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猪出栏实现三连增;在牛羊方面,全市存栏肉牛29.08万头,今年充分利用省级引牛政策,引导企业利用省外牛价较低的窗口期调牛,截至目前,已从省外及国外引牛20238头,为肉牛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家禽方面,全市存栏家禽808.89万只,其中蛋禽产业发展迅猛,存栏达260万只以上,涌现出盘州韩伟、水城厚全等16家规模蛋鸡养殖企业;在水产方面,前三季度,全市渔业淡水养殖面积为4182公顷,较上年同期增加6.12%,水产品产量约2097吨,增长18.8%以上,水城区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底完工的108个陆基桶养殖冷水鱼、贵州铖亿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余个陆基桶养殖南美白对虾,均已投产上市,预计产量分别有20吨、7余吨,水城区米箩镇盘活闲置65亩大棚养殖牛蛙,前三季度共上市300吨左右。(记者 韩 雨 实习生 张广琴)

往期新闻发布会>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