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的300亩试验田到如今11.2万亩规模化种植,这份‘甜蜜事业’不仅甜了消费者的舌尖,更鼓了果农的腰包……”8月10日,在贵州省猕猴桃产学研基地(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举行的水城猕猴桃田野发布会上,主持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历程。
水城区猕猴桃产业的故事要从2000年说起。彼时,该区引进猕猴桃在猴场乡猴场村试种,长出的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1.6%,比四川原产地品种高出2.3个百分点。于是,“猴场猕猴桃”迅速声名鹊起,300亩试验田产出的果实被抢购一空。
看中猴场乡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潜能,水城区迅速派出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开展研究。根据当地土壤土质,选定“红阳”“东红”等品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修建产业路、免费发苗等方式鼓励当地村民种植。米箩镇作为水城区猕猴桃的重要产区,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将小小的绿果果逐步发展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产业。
“去年靠猕猴桃赚了5万元,今年风调雨顺,果子又大又匀,应该能挣到8万元!”米箩镇种植户张定刚向来访的记者分享着他的喜悦。目前,米箩镇猕猴桃产业已完成土地流转1.73万亩,联接9个经营主体、5个行政村共4446户农户。
“家人们,我们的猕猴桃每个都有100克,保证现摘现发,口感香糯、酸甜适中。”在自家果园里,种植户罗光祥正拿着手机直播带货,开播不到20分钟就收到来自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20笔订单。
罗光祥是土生土长的米箩人,因接触电商较早,与猕猴桃打了20年交道的他,种植的9亩猕猴桃大多通过线上销售。“今年丰产,亩产在3000斤左右,线上线下一起销售,预计产值20余万元。”罗光祥言语间满是喜悦。
历经25年耕耘,水城猕猴桃已成长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凭借肉质细嫩、汁水丰盈,不仅积累了大量“回头客”,还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水城区目前是我省最大红心猕猴桃基地——种植规模达11.2万亩,依托猕猴桃产业,该区打造出“百里猕猴桃产业带”“米箩镇猕猴桃布依风情小镇”等农旅融合示范点,2024年全区挂果面积7.5万亩,产量3.61万吨,综合产值达8亿元。(记者 谢勇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