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盘州市双凤镇:人大代表齐发力 乡村振兴“添动能”

近年来,为助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盘州市双凤镇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中农技人员的专业优势,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进乡村沃土,走出了一条“代表领衔、技术赋能、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双凤镇金家庄村原有600多亩本地原生品种香椿,都是自生自长的大树,野生状态下的椿树不用施肥不用打农药,风味独特,品质上乘,很受外地食客喜爱,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里的香椿已经远近闻名。

得到实惠的村民,发展香椿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在双凤镇的引导下,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023年新种植红椿1030亩,香椿种植总面积共1700亩左右。

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品种也得到了优化,但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未能大幅提升单产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红椿产量质量,助农增收,在双凤镇人大的统筹和引导下,董文高等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农技专业优势,在梨园里开展林下红椿无性繁殖育苗和矮化密植增产试点,成功探索出提高香椿扦插成活率、增加产出的方法。

“我们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又是人大代表,就率先做示范,通过矮化密植,拉枝修枝整形,让侧芽萌发,让椿芽采收量增加。通过测算,每亩能够增加产出200斤,如果按今年市场价估算,那么一亩就可以增收3000元左右。技术成熟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推广。”双凤镇林业站林业高级工程师董文高说。

该试点的成功,既解决了优质红椿缺苗的难题,又大幅提高了单产效益。通过测产,亩均能产出红椿芽365斤,比传统种植的红椿增加了一倍以上。产量增加的同时,又降低了采收安全风险和劳动成本。

香椿产业投入成本低、效益高,下一步,双凤镇将持续发力,把香椿产业做成覆盖全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持续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更大程度助农增收。

如今,董文高等人大代表正在进行地膜覆盖保温控水等低成本无公害技术试验(如图),以实现香椿上市更早、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目标,优化提升产品价格、品质、卖相、产量,进一步增加村民收益。

“我们人大代表当中的农业技术骨干主动融入到全镇产业发展当中,从沙沟的樱桃产业发展,到金家庄香椿产业发展,他们都积极探索高效的管理技术,努力提高产量,助力村民增加收益。”双凤镇人大主席薛勰说。

近年来,在双凤镇人大积极引导下,双凤镇人大代表中的农技人员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和专业技术优势,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上狠下功夫,用科技之光照亮田间地头,以专业之力破解发展难题,让“藏粮于技”的愿景化为现实,农技人大代表奔走田间地头的身影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肖润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