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探索推进林业“三变”改革,积极打造“三变”改革+林下经济示范点,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目前,全市“三变”改革涉林面积达156.83万亩,实现林权林地流转面积26.2万亩,集体林地资源变资产面积14.31万亩,参与林业“三变”改革农户21.48万户,涉及70.73万人,人均稳定增收1800元以上。
整合林地资源。制定《六盘水市林地折价入股操作办法(试行)》《六盘水市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引导林地经营权向家庭林场、造林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探索“反租倒包”模式,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整合农村闲置林地资源,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盘州市刘官街道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刺梨种植、管护及销售,收益75%用来支付群众务工费用、分红、土地流转费等,5%返给村合作社,剩余20%归投资者。目前,全市采取“反租倒包”方式管护刺梨产业20余万亩,覆盖群众23.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3.8万人,户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打造特色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林下养蜂、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采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三变”+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利用森林资源,积极打造花德河国有林场“鸿霖山”系列林下食用菌、落别牛角村“寒兰斛韵”系列林下石斛产品,以及集森林、温泉、彝医、膳食、文化、运动疗养于一体的野玉海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特色品牌。目前,已建设“三变”+林下经济示范点6个,辐射带动7000多人次增收,整合农村闲置林地2000余亩,每年发放土地流转费约22万元,用工达2万人以上。
创新林权抵押。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森林质量提升、林业产业发展等项目实施,通过“信用+林权”贷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村级惠农担保合作社等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新路子,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实现“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2022年以来,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6700万元、天然林管护资金600万元,落实天然林管护面积153.33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林地流转33.41万亩、林木收储26.56万亩,获银行贷款授信55.3亿元、放款36.65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