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随着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一个个老小区华丽变身,一栋栋老居民楼焕发新颜,不仅整体提升了城市面貌,补齐了城市化进程的一块短板,还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近日,记者走进部分改造好的老旧小区,感受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业主满意“新”小区的勃勃生机。
平安大院:鸟语花香更宜居
居民们在改造后的平安大院文化广场里谈笑风生。
春光明媚,钟山区红岩街道办事处东风西路社区平安大院内虽谈不上春意盎然,却也呈现出十分生动的画面:文化广场里,几位老人谈笑风生;健身器材旁,孩子们正开心玩耍……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不会想到这是一个修建了50余年的老旧小区。正是因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才让平安大院焕然一新。
平安大院位于钟山区红岩街道红岩街道办事处东风西路社区内,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含5个网格29栋居民楼912户。经过时间的洗礼,小区设施日益老化,道路破损严重、停车不规范、地下管网不顺畅、电线混乱、活动场所缺乏,空地长满杂草、楼道堆满杂物……
为了让小区“改头换面”,东风西路社区在2022年4月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小改造提升大环境,实现旧貌换新颜。小区改造如何赢得大家支持?东风西路社区成立了平安大院小区业主委员会,并成立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积极征集居民建议,优先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同时,引进集体物业公司进驻,形成“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共同治理,并制定三方联席会议制度、问题处置、民主决策、监督管理等4项制度,为小区改造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前小区破旧,路也不好走,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没有个玩耍的地方。现在小区大变样了,特别是这个路,修整以后宽敞平整,早晚出行很安心。”说到家门口的变化,廖发清有说不完的话。
经过改造后,平安大院一改往日车辆随处停放、楼道污水横流、路面破损不堪等脏乱差形象,不仅路面平整,楼道干净,还新增了彩色健康步道、文化广场、垃圾分类便利回收点和生鲜超市兑换点,统一规划停车位,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如今的平安大院,车辆停放有序,小区内鸟语花香……环境变好了,关键还得靠人来维护。
“我们这个小区的居民大多数都是以前机务段工作的退休老人,他们都很节约,家里换下来的家具、纸盒等废旧物品舍不得丢,全都堆在楼道里,时间长了楼道也变得十分拥堵。”东风西路社区支书、主任余安杰表示。
为了“化堵为疏”,社区不仅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还建好了垃圾分类便利回收点,只要居民将家里的废旧物品按照相应的分类进行投放就能获得一定积分,这些积分不仅可在小区内的生鲜超市兑换一些生活用品,还能当现金使用。
大家逐渐感受到楼道畅通后的便利,家门口乱摆乱放的现象也少了。楼道环境变好了,小区环境也跟着好了。
原本小区内有一个篮球场,但因年久失修变得破旧不堪,再加之旁边杂草丛生的花园,十分影响居民出行。经过大家多次协商后,一致决定在此修建一个文化广场。有了文化广场,居民们不仅多了一处休闲纳凉处,还多了一个议事场地。社区干部、业主委员会、居民群众经常坐在一起唠家常、话小区事。
“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对症下药’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一大步,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余安杰信心满满地说。
老旧小区:甜美生活幸福港
在六十四家属小区,居民们聚在改造后的凉亭里乘凉聊天。
“以前这里又脏又乱又黑,经常有老鼠乱窜,坑坑洼洼的路面,在下雨天的时候让本就狭窄的道路被雨水和污水淹没,出行很困难……”回忆起小区改造前的模样,今年80多岁的张启群老人有说不完的抱怨。
张启群所居住的六枝特区九龙街道物资小区(日杂小区)是六枝特区日杂公司职工家属小区,已有40多年历史。小区内除了两栋楼房,还有一排排杂乱无章的瓦房和私搭乱建的危棚简屋,将小区通道挤占得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排水管线“超期服役”,堵塞严重;管理缺位,卫生环境脏乱差,老小区已承载不了居民们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020年4月,六枝特区对物资小区进行改造,经过前期问卷调研、征求意见等系列工作,改造工程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快速推进。
4月20日,记者走进物资小区看到,路面铺上沥青了、墙刷白了、路灯亮了、护栏装上了,曾经杂乱无序的社区广场变得整洁有序,还添置了健身器材,画上了规范停车位,富余车位可对外停车收费……改造后的小区,不仅“颜值”直线上升,“价值”也有所提升。
如今,每天茶余饭后,张启群和老伴都要到楼下广场或走走逛逛,或活动筋骨,生活舒适惬意。
“物资小区面积小,老年人居多,小区的改造需要注重实用性,把各种问题考虑周到,更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九龙街道办政法委书记江甫刚说,面对局促空间,小区在改造过程中认真梳理现有资源,通过设计、活用资源来增补和优化小区功能,解决老小区失修、失管、失养的问题。
与物资小区一样,位于银壶街道的六十四家属区也曾面临着各种小区老旧带来的困扰和不便。
始建于1984年的六十四家属区,属水矿集团老家属区,小区有住户626户、1200余人。因建设时规划不合理及年代久远,小区路面狭窄坑洼,公共区域没有路灯,车子乱停乱放,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水矿集团曾组织对小区进行改造,但因前期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后期资金链断裂,没能改造成功。直到2019年,该小区被列入特区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开始了华丽“变身”。
现在,小区不仅公共路面上铺了沥青,安装了路灯、充电桩和门禁,规范了停车,维修了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之外,还新建了健身广场和橡胶篮球场,供小区居民休闲娱乐,小区成了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
“路平整了、路灯亮了、环境整洁舒适了,还用上了天然气,老旧小区改造真的改到我们心坎上了。”1988年就入住六十四家属区的冯琴乐呵呵地说。
硬化路面、安装路灯到新建健身休闲娱乐场所,一批批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港湾”,点点滴滴的方便、舒心和美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天羿栖凤苑小区:靓丽多彩新家园
如今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天羿栖凤苑小区。
造型各异的根雕盆景争相斗艳,新铺就的网红步道干净整洁,新规划的停车位醒目美观,新粉刷的围墙靓丽多彩,还有崭新的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走进位于水城区双水大道南侧的天羿栖凤苑小区,经过改造提升的小区处处透着“新生”气息。
“以前下雨就积水,经过改造,路面舒适多了。”坐在凉亭聊天的刘阿姨乐呵呵地说,现在小区就像花园,居民生活休闲自在,到处鸟语花香,卫生条件、环境都好了,还新增了健身器材,小区更宜居了。
据了解,该小区建于2004年,因建成投用时间早,停车位不够、绿化不足、公共设施设备不同程度损毁等问题逐渐严重。2022年,水城区将天羿栖凤苑小区纳入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共获得上级资金2430万元,主要实施小区道路及场地硬化、雨污水管网改造、小区绿化改造等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增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工程,对完善小区管理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水城区双水街道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万洪带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我们的惠民食堂也马上要收尾了,到时候可以专门为小区的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既便利又优惠。”
当天,在杨万洪的带领下,记者步入隐藏在小区楼房后的“网红步道”,看到了微型“盆景园”,惟妙惟肖的根雕,古朴自然,体现了原生态之美。这里的每一盆根雕都是该小区居民自愿贡献出来增添小区“气质”的。
“改造后的小区特别美,还增加了护栏,人车分离,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还新增了羽毛球场,每天都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小区居民谭芳高兴地说。
小区改造除了颜值的提升,民生服务也得到提档升级,让居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据了解,2020年至2022年,根据省、市有关政策和安排,水城区符合申报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13个9663户,预计总投资达2.9亿元,涉及改造栋数401栋,改造面积达81.84万平方米。
截至2022年11月底,天羿栖凤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屋面防水施工13500平方米,楼梯间改造63个单元约41000平方米,排水沟800米,雨水管网完成约2000米,羽毛球场210平方米,健身步道300平方米,网红步道150平方米,装修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驿站,监控系统300个,停车位画线3000米,凉亭3座,健身器材5件,人行道护栏700米,绿化带木树桩1700米等,目前电梯加装已完工4台,其余正在推进中。
和谐小区:新颜美景居民乐
和谐小区内新增的充电桩便民惠民。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盘州市翰林街道的和谐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新规划的停车位……烈日下的和谐小区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和谐小区建于2000年初,共有住宅楼21栋。小区建成年代早,污水堵塞、道路坑洼不平、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此外,改造前小区里管线凌乱,不少居民从家中“飞”线给电动车充电,特别是小区车位不够,很多人“见缝插针”在道路两侧乱停乱放,导致小区拥堵、秩序混乱。
在和谐小区住了十多年的朱荣广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以前的小区路面低洼不平,居住体验感不好。如今,涉及水、电、路、气、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改造已经落实,小区内道路平了,也宽了,卫生环境变好了。“我们再也没有这样的困扰了,真的很感谢政府,让我们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朱荣广高兴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顺应群众期盼的重大民生工程。自改造工作启动以来,盘州市住建局联合翰林街道办结合小区居民意见,坚持问计、问需于民,通过居民代表会、公示公开设计方案等,多渠道收集居民群众意见,让居民积极参与主动发声。
据盘州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和谐小区改造包括路面提升、雨污水管分流改造、屋面防水改造等,其中路面“白改黑”面积就超过6500平方米。为解决居民电动车充电难与私拉乱扯电线的不美观与安全等问题,小区还新增了五套电动车充电设备。同时增加50多个车位,整治了原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基本满足了小区内住户的停车需求。
荒地变成休闲小游园,市民的幸福感在居住品质大幅提升中提档升级。
“过去墙体外皮脱落,电线、网线杂乱,道路破损,下雨天就会有积水……好些邻居都陆续搬走。但现在的小区环境改造得漂漂亮亮,路面平整,晚上遛弯也亮堂堂的,原来没有的燃气管道也接到了家中,我准备继续住在这儿!”住户李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和谐小区仅是盘州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个项目。2019年以来盘州市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截至目前,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869户,涉及119个小区,505栋老旧房屋,改造面积118.42万平方米。2023年剩余城镇老旧小区2268户,3月23日已全部开工,预计9月底全部完工。
“以前小区环境不好,住户也不爱护环境,经常将一些杂物放置在楼道里,楼梯间、走廊等公共环境破旧、脏乱等问题严重。后来路面平整了、斑驳的墙面也重新粉刷过,结合小区原有绿植合理规划后,不仅居住环境越变越好,住户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再占用公共区域,也越来越爱护小区环境。”翰林街道副主任彭必波表示,将结合社区条件,与改造单位通力协作,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管运”一体化实施,让群众得到实惠,进一步提升小区居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记者 邹弘毅 黄雅璐 钟 维 卯 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