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交通运 输部以及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防汛工作的有关部署,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全省农村中小桥梁安全度汛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要求,为确保我市农村中小桥梁安全度汛,结合管养桥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 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聚焦当前汛期安全生产重点时段,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 深入开展农村中小桥梁安全度汛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确保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运行 平稳有序。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全市纳入公路养护统计年报的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中小桥梁(简称农村中小桥梁)安全度汛隐患排查,全面了解我市农村中小桥梁隐患情况,对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及时消除隐患问题,确保全市农村中小桥梁在汛期安全畅通。
三、工作内容
(一) 制定排查计划。各市(特区、区)交通运输局根据辖区管养范围内农村中小桥梁的数量和区域分布,结合桥梁定期检查结果,具体制定排查整治计划和时间节点。
(二)实施隐患排查。组织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桥梁定检单位认真开展桥梁定期检查,加强桥梁在汛期前、中、后等特殊时期的养护巡查。重点排查以下方面内容:
1. 桥梁结构安全:重点检查桥梁的承载能力、裂缝变形情况、 钢筋锈蚀以及桥墩、桥台、基础等部位的稳定性,桥梁伸缩缝的工作情况等,确保桥梁的基本结构安全。
2. 水流冲击与漫顶:关注桥梁下部结构与水流的冲击情况, 特别注意桥墩、桥台等部位的受力情况,以及桥墩、桥台上面漂浮物堆积情况,桥梁支座变形、防尘情况,水冲物对桥体的撞损情况等,防止因为水流冲刷导致桥梁破损或崩塌。
3. 桥面排水:排查桥梁桥面排水系统状况,确保排水沟、泄水孔、泄水管、雨水井等设施畅通,防止积水对桥面造成损害。
4. 桥梁附属设施:检查桥梁附属设施的完好情况,包括护栏、 标志牌、照明设施等,确保其正常使用。
5. 整体环境:关注桥梁周边的环境状况,如土石流、泥石流、 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以及汛期河流水位变化等因素,确保周边环 境不会对桥梁的安全造成影响。
四、时间节点
(一) 工作安排 (8月21日前) 。各市(特区、区)交通运输局要认真落实农村中小桥梁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启动并落实好该项工作。
(二) 全面排查 (8月22日至8月31日) 。各市(特区、区)交通运输局要结合汛期特点,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建立农村中小桥梁汛期隐患排查台账。
(三) 集中整治 (9月1日至12月31日) 。各市(特区、区)交通运输局根据排查台账清单,明确整治任务、整治要求和整治时限,按轻重缓急原则分类分批推进隐患治理。多方筹集资金,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对隐患整治实施闭环管理、对账销号。对农村中小桥梁安全度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好的方法和经验,推动形成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工作机制,确保常态化有序开展农村中小桥梁安全度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市(特区、区)交通运输局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桥梁汛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断增强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吸取汛期桥梁安全事故教训,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要加强与气象水文 、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沟谷河流段雨情水情 ,确保排查整治人员人身安全。
(二)全面摸清底数。各市(特区、区)交通运输局要精心组织,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对辖区内农村中小桥梁开展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动态摸排,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摸清隐患底数,建立排查台账。根据排查出的隐患清单,明确隐患治理措施和资金需求来源,按照隐患严重程度区分轻重缓急,分类进行整治。
(三)加强应急管理。各市(特区、区)交通运输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准备,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桥梁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桥梁险情防范应对处置能力。
(四)加强值班值守。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桥梁险情要及时、准确上报和科学有效处置。密切跟踪雨情水情,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接到桥梁险情报告后,要立即按照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抢险救灾和运输保障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