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有着“茶海”美誉的水城区龙场乡,只见青山绿水间,连片茶园风光旖旎,乡间小道平坦宽阔,白墙青瓦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红花,三五村民田间劳作……好一幅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新画卷,美不胜收!
娱乐村,位于龙场乡南部,距水城区政府所在地98公里。这个森林覆盖率达68.5%的山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村子,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农村。
娱乐村村民采茶忙。
忆往昔岁月峥嵘
据有确切文献可考的历史,云贵地区最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被记述为“西南夷”,而“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明朝时期开展的大规模屯军、移民活动,是对云贵地区的“大开发”。仅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约160万人从中原、江淮等地迁徙到云贵高原,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些兵士、移民的到来,在与当地原住民融合的同时,也将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工艺制造、建筑风格、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佛教道教、儒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整个汉文化体系完整地移植到云贵地区,从而改变刀耕火种原始状态的云贵地区面貌,甚至在某些区域形成了汉族占主流的文化。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彝族同胞散居各地,有些遭到“官家”(特指明朝的官员)欺凌、镇压,一些彝族小部落首领只得带领族人逃离。其中有一部分彝族部落辗转逃到了现娱乐村地界,见这里地势偏远,且人烟稀少、土地肥沃,既能逃避追杀,又能生产生活,彝族部落首领就决定带领族人在此定居。因为是彝族同胞的落脚点,就将此处称为“彝落”,经过多年音译就变成了“娱乐”。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陆陆续续有其他民族迁移到此,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繁衍生息,渐渐地,娱乐村热闹起来了。
清朝前,娱乐村属大定府平远州(今毕节市织金县)岁稔里七甲。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设置水城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娱乐村从平远州划归水城厅管辖。1942年建龙场乡,娱乐村属龙场乡辖;1958年,龙场乡改为龙场管理区,娱乐村为管理区娱乐大队;1961年7月,龙场管理区改为龙场公社,后因与六枝特区龙场公社重名,故改为龙场坝公社,娱乐村属龙场坝公社娱乐大队;到了1983年,公社改乡,娱乐大队改为龙场乡娱乐村;2015年5月,经调整合并,娱乐村、鱼塘村合并为现娱乐村。
据统计,现在娱乐村面积为13.49平方公里,辖有朝阳组、老米组、箐脚组等13个村民组,总共806户3321人,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17%,白族占总人口的20%。2019年,娱乐村被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授予“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村”称号;同年12月,娱乐村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
看今朝春盈大地
脱贫攻坚的核心在于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产业,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石,更是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保障。
当春风吹绿江南水乡时,远在乌蒙山腹地的娱乐村村民早已忙碌起来——只见他们穿行在青翠的茶垄间,灵巧的手指在茶树上飞舞,数小时后,茶篓里就装满了绿油油的茶青。
“我一天能采2公斤左右茶青,收入200多元。”说起采茶,娱乐村村民肖爱满脸欢喜,每年仅靠采摘早春茶这一项,她的收入能达到1.8万元。
这边茶园里,村民忙着采茶,另一边的水城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龙场乡茶叶加工厂机器开足马力,工人们正忙着加工刚收来的茶青,冬末春初,乍暖还寒,正是茶叶加工厂最忙碌的季节。在杀青、揉捻、脱毫、提香、整形等过程中,工人们用口口相传的炒茶技巧、用现代的加工机械,将“春天的味道”牢牢锁在每一片茶叶中。
娱乐村,具备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环境条件,赋予了这里的茶叶翠绿、茶汤清澈、香味浓郁的良好品质,而且同等地理自然条件下,每年茶叶开采时间比本省主要产茶区早10至15天,比江浙一带早10至25天,其生产的“水城春”茶,因富含十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享誉省内外。所以,人们总说“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
“早”的底气,源于北纬26°特有的地理禀赋:年均气温15.3℃的温润气候,1200毫米的年均降水,加上1200小时以上的年日照时长,独特的山地小气候造就了“水城春”茶的不同凡响。2024年,水城区全区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4.52亿元。
娱乐村的茶叶产业发展,得益于脱贫攻坚。
建村初期,娱乐村村民多是种植能饱腹的玉米、马铃薯、小麦、芋头等农作物。2014年,娱乐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97户1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9.05%。在龙场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反复座谈、调研,娱乐村将茶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种植了3200余亩。随着早春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不断提升茶品质、做优茶品牌,娱乐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同时在茶园里务工,年人均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大家都将碧绿的茶叶说成“金叶子”。除了茶叶,如今,娱乐村的另一个特色农产品——黄桃,也迎来了丰收季。
2018年,娱乐村在市林业局的支持下发展黄桃种植。村民张平虎最先响应,他从山东引进果苗。2021年,黄桃开始挂果,2022年进入盛挂期。因为个头大、肉质好、口感香脆,逐步在市场打出了名气。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娱乐村的黄桃不仅在本地畅销,更远销到贵阳、深圳等地,供不应求。
张平虎的黄桃卖得俏,带动了邓建辉等5户村民也陆续种植黄桃,如今全村共种植黄桃350亩,年产值能达260万元。邓建辉笑眯眯地对记者说,“龙场黄桃在网上‘火’得很,每斤能卖到8元—15元。”
在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娱乐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3个村民组的通组道路全部硬化,小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村民驾着摩托车进庄稼地;建筑面积192平方米的村活动室建起来了,其中便民服务办事大厅就有40平方米,村民办证办事更便利了;大地组、上寨组、李家组、鱼塘组、张家组、朝阳组修建了6个文化广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如今的娱乐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富裕,幸福感满满。正如村委会广播里播放的歌曲——“如今的农村是新农村,新的路新的灯;如今的国家政策好,农村人的生活没烦恼。”
展未来一路生花
北纬26°,被称为地球上最美的风景线。
由水城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的“茶旅一体化示范园”,核心区就在娱乐村,是贵州“黔茶体验之城、休闲度假之都”目的地之一。
示范园以茶文化、白族文化、康养水城为发展主题,集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康养度假于一体,着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及茶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目前,示范园已形成体验采茶制茶、做茶糕点、吃茶叶宴、游白族小镇、观茶博物馆、赏茶林十里桃花,览水城春湖、体验露营乐趣等特色茶旅融合旅游项目。
站在新的起点,娱乐村计划深挖“茶旅融合”潜力,依托“茶旅一体化示范园”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观光式、体验式旅游。同时加强民俗传承,让彝族祭山节、白族“三道茶”、龙场木缸酒等历史印记、民俗文化成为文旅新名片。
年富力强的村支书代良虎表示:“我们既要留住乡愁,也要让村民‘腰包’更鼓、生活更美。”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娱乐村,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华彩乐章。(全媒体记者 彭绍良 颜春匀 郭 坤 彭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