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放眼盘州市民主镇下厂村的农田,绿油油的秧苗整齐排列,村民们在精心管护秧苗,为下一步的移栽做准备。民主镇农田旱改水水稻种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让这个村的百姓更有好“奔头”。
下厂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为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2024年6月,在省农科院的帮助和支持下,民主镇正式启动农田旱改水水稻种植工作,试种多个优质水稻新品种,不仅让农田提高了标准,也让种出来的农作物实现增产增效。
据了解,2024年,民主镇启动农田旱改水工程,全镇计划改造380多亩,其中下厂村就占到了226亩。
“这个地方,以前只能种植传统的玉米和小麦,通过实施农田旱改水工程后,我们把水桩、道路全部布到农田里,并对农田进行平整,共实施水桩336个,安装管网2.9公里,铺设道路3.5公里左右。”正在带领村干和村民进行秧苗管护的下厂村党支部书记谢洪猴说:“省农科院拿了几个新品种来给我们试种,其中,主要种植的品种是孟两优黑倚,这种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也好,比种植传统的薏米或小麦亩产增收可达5000元到7000元左右。”
不仅如此,农田旱改水水稻种植项目的实施,还解决了下厂村最重要的水资源问题。
“以前放水要从河里挖渠道淌过来,且淌得很小,现在直接把这个水管安通,开闸阀就有水,不需再去河里放水,现种田比原来方便多了。”下厂村村民肖慈义说。
除此之外,农田旱改水项目区机耕道的硬化,也极大方便了村民农业生产,车子可开到田间地头,村民们纷纷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村民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如今的下厂村,通过土地整治、水利配套和科技赋能,一条条弯曲的机耕道,一片片规整的农田映入眼帘,分布在田间角落的灌溉系统喷洒着流水,村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有山有水有梯田、有路有网有希望,呈现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谢吉文 王亚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