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凉都
领着“前进”向前进——从“领头人”引领看玉舍镇前进村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前段时间又有外地商人来村里承包土地,不过我们都拒绝了。”在水城区前进村党支部书记谢金辅眼中,现在村里的土地,大有用处。

让前进村屡屡拒绝的底气,来源于荣获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契机。距中心城区约半小时车程,前进村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成为六盘水的城市“后花园”。

可彼时的前进村基础设施落后,业态单一,田园风光引客来,“诗与远方”靠想象“要想让‘头回客’变‘回头客’,我们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回忆起前进村的摸索路,谢金辅打开了话匣子。

这条路,得从“领头人”说起。

“前进村向来不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1年,村里就开始发展农家乐。”顺着谢金辅手指的方向,阡陌小巷,鸡犬相闻,一幢古朴的农舍掩映在村前屋后。

“家住路边,来往地里的人多,上班的、做生意的,都喜欢在我家歇脚喝口水,和他们聊天时第一次听说‘农家乐’这个词。”52岁的张燕尽管不识字,但她坚信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模式:“吃着香肠腊肉,看着鸟语花香,‘农家乐’是个赚钱的好路子。”2001年,夫妻俩从各处筹来几万块钱,添置好锅碗瓢盆,富平农庄便正式开门迎客。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和魄力。筑水渠、修池塘、种花圃、建庭阁……张燕夫妇把“田园生活”搬进富平农庄,“一到周末,城里人都开着车直奔我们的农家乐。”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水城区立足区情,在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建设“产业型、工矿型、文旅型、生态型、康养型”的“五型村居”。

作为“文旅型”村居,前进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带动产业发展”“带动村庄整治”“带动社会治理”“带动文化娱乐”“带动集体经济”“带动生态保护”“带动公共服务”带动为抓手,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从富平农庄二楼远眺,一个“循环农业、农事体验、绿色田园乡村”农事综合体——“三锅羊”农场映入眼帘。

“有了之前民宿发展的经验,村里采取‘以企带村,村企共建’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共同打造‘三锅羊’农场。”谢金辅娓娓道来。

将目标从“当日游”定位成“过夜游”,“三锅羊”农场修建起26个面向亲子群体的主题泡泡屋,白天在池塘抓鱼、在菜园种地,晚上用劳动成果做上一顿美食惬意享受,“从地里出来,曾经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老板、厨师、服务员,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以产业发展为“支点”,为乡村治理“强保障”。“其他村在环境整治上要花不少心思,我们村不一样,我们‘卖空气’‘卖风景’,村民们都自觉爱护脚下的土地。”

立足自然资源与人文风情,前进村将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特色产业从“落地生根”到“化木成林”,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前进”之路。

林在山川边,业在山河间。今年8月,前进村被确定为第六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村里的地,得留着发展民宿和康养产业。”谢金辅坚信,乡村民宿作为全域旅游的引爆点和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在前进村大有可为,因为“领头人”们已经给出思路。

走对路子,如今,“前进”不断向前进。(鲁 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