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提升我市科企创新能力,2023年,全市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203笔16.58亿元,贷款余额14.96亿元,较2022年1.72亿元增长8.7倍。
合作银行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以来,新增工行六盘水分行、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交行六盘水分行、兴业银行六盘水分行,“科技银行”合作银行达到7家,金融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金融支持科技方式逐步丰富。建立风险资金池(带动县区设立风险补偿金),市科技局积极鼓励县级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展“科技银行”信贷业务。2023年,六盘水高新区与工行六盘水分行达成意向,拟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由工行对六盘水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整体授信1亿元;六盘水高新区设立种子基金1000万元(首期500万元),目前投资煮粉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共300万元;“科技银行”试点以来,发放专利质押贷款25笔1.48亿元;2022年以来,156名科特派在开展技术咨询1669次的同时,累计发放无抵押、低利息、便利化的“科特派推荐e贷”264笔,贷款余额5925.52万元。
科企贷款覆盖面不断加大。“科技银行”贷款服务科企从每年几笔增至2022年的45笔,增至2023年203笔,企业获贷覆盖面不断加大。其中,单笔授信额度最高达3.2亿元,最低3.7万元,平均816.54万元;合作银行中授信笔数最多为建行42笔,授信总额最高为贵州银行2.63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笔1660万元。(桂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