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凉都
聚焦省两会|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个个发电、焦化项目加速推进,一条条道路建成通车,一幢幢高楼竣工收尾、一家家企业奋勇争先……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落细落实“1+3”重点工作,持续擦亮“三都”名片、加快凝聚“三气”发展、奋力走好“三条”路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钟山区城区。(资料图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现代化新征程上贵州全部工作的主题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连日来,参加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六盘水代表们抒心声、谈发展、话未来,围绕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民营经济、教育医疗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六盘水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新型城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以来,六盘水汇聚各方资源力量,努力克服各项困难,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城镇体系、高品质的城镇生活、高水平的城镇生态环境。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主城区,聚焦城市发展建设,2023年,钟山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产兴城,推动大湾电厂、水钢160万吨焦化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深入推进‘问题楼盘’排查化解和政府性拆迁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一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得到了破解。”省人大代表,钟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易基恒说。

他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把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学习领会好、把报告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好,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持续推进“问题楼盘”排查化解和政府性拆迁遗留问题两个专项整治为重点,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加快解决好存量历史问题。扎实巩固提升城镇“四改”成果,落实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聚焦产业培育,立足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禀赋,坚持工业、农业、旅游业并举,坚持城乡协同、持续城乡互促,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起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不断夯实“三农”“压舱石”。一直以来,六盘水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凉都“三宝”为重点,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六盘水实际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

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安勤认为,“三农”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着重要的引导、倡导、表率、引路人作用,他们想得最多的是乡村产业怎样发展?农民怎样持续增收?农村怎样才能更加和美?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解决农村青年创业融资和产业发展资金技术匮乏等难题,在基层开展食用菌技术服务及秸秆生料栽培技术推广,坚持推进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参与种业‘芯片’攻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高安勤表示,接下来,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新时代贵州乡村”目标,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积极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帮助乡镇积极引进高产羊肚菌等高效特色产业,积极对接市场促进樱桃等农产品销售,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广新品种、新农药、新模式、新技术,全力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近年来,六盘水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深入推进大抓市场主体“3221”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领导干部要放下‘官架子’,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全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这让我对民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贵州宏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艳红说,聆听了报告后,倍感温暖、备受激励。

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过程中,李艳红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开展调研,就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落实、招商引资落地等提出意见建议。她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民营经济空间广阔、大有可为。下一步,将加强企业管理,深耕实体经济,围绕乡村振兴,加强新型农业帮扶项目、民族文创产品及农特产品的整合,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助力当地群众增收。同时,围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拓展省外和海外的销售渠道,将六盘水优质农特产品、民族文创产品带出省外、推向海外,为助推黔货出山、黔货出海作出贡献。

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是建设幸福六盘水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六盘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和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在‘十件民生实事’里面,明确地提到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代表,看到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感到非常高兴。”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水城区第二小学校长徐鸿雁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学校正在成为大家向往的地方。她表示,回去后要立足工作岗位,把大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位于中心城区的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承担着疑难危急重症救治、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责。“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市人民医院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新院区建设及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应会说,未来,将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运行”要求,加强与输出医院合作,以点带面,强化重点学科建设,通过提升学历、“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骨干人才培养力度,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做出更大贡献。

工业、旅游、生态、文化、就业……高质量发展涉及党委、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六盘水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抓,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代表们一致表示,新的一年,将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本职,把高质量贯穿其中,按照“1+3”重点工作安排,聚焦“扩量、提质、赋能、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记者 陈颖军 卯昌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