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23年,六盘水高新区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目标,使出“闯”的干劲,贯彻“新”的理念,科学明确首位产业和潜力产业,全力以赴抓创新、引项目、强产业、助发展。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谱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一角。
高新企业汇聚,新型工业步伐不断加快
热镀锌、钢绞线、智慧农机生产、黑拉嘎智能装备制造及配套设施一体化产城融合等项目的有序推进……能矿装备制造产业方面,装备制造产业向好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鑫科电力扩大光伏支架及配套设备及输电线路铁塔生产能力、年产1500吨新能源材料(碳酸锂)项目建设完成试生产……新兴产业方面,新能源装备及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发展,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红桥矿业加快完成青山、横塘、仰天窝及邻近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工作,探索利用矿用尾渣作为原料……资源利用产业方面,引进培育建材产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2023年,六盘水高新区秉承“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发展定位,壮大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新兴产业,重点围绕矿山机械设备、循环化利用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能矿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不断推进全区新型工业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入开展“腾笼换鸟”专项行动,盘活标准化厂房、存量土地,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
能矿装备产业“老树发新芽”,锂电、光电新兴产业“新树扎深根”。如今,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内,能矿装备制造产业、锂电产业、光电产业积聚,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码助力。
在新型工业化方面,高新区还将生态特色食品加工定为潜力产业来抓,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本地农产品资源和市场需求,持续做大做优生态特色食品深加工产业,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链。通过不断挖掘食品深加工产业潜能,立足于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着力开发拳头产品,大力支持弥你红、黔椒食品、凉都·水城春等品牌建设,打造集猕猴桃饮品果酒、冷泡茶、牛羊肉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粮油、小商品等重要产业实现产、购、加、销、储一体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实现产业接二连三。现已入驻食品企业31家,生态特色食品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入驻规上企业35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18.99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88亿元,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累计完成18.38亿元。高新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形成。
建设中的东部新城。
产城景融合,现代化靓丽新城加速崛起
走进高新区产城景融合新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城市“血脉”路网四通八达,主干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背街小巷景观各异。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半山半城,每一片生机都诠释了高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嬗变。
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东部新城”和“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战略定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园区建到哪里,配套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六盘水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城市配套,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
交通方便快捷。累计建成双龙大道、红山大道、红桥隧道等主次干道119公里,开通公共交通线路11条,已基本形成“4横22纵”道路架构。
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建成双龙、石桥、红山等五个安置点,安置房7000余套约115万平方米;建成物流园、红桥公寓、石桥新苑等五个公租房3032余套约16.77万平方米。商业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共计41个(按已建成及已报建未建成、不分标段口径统计),规划总建筑面积600余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20余亿元,累计已办预售许可面积约35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164亿元。
教育医疗设施不断完善。现已落地建成鱼塘幼儿园、红山幼儿园、严家寨小学、水城区第十七小学、红桥学校、为民学校、六盘水航宇高级中学等15所,红桥医院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体检中心已投入运营。
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提升。积极谋划城市内涝治理工程、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等项目,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智能装备制造。
高新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规划,完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推动长租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智慧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一体化工程项目、电力迁改项目、城镇管网改造建设,提升城市“气质”,让城市“脱胎换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靓丽新城加速崛起。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六盘水高新区始终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东部新城”和“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战略定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功能配套不断改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正发展成为集能矿装备制造业、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城景融合新城,在新发展格局中奋力谱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乌蒙新报记者 祖大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