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场供电所工作人员查看用电情况。
眼下,正值村村寨寨采收农作物的时期。
在盘州市羊场乡纳木村,村民岑立权正忙着将地里收来的玉米放入脱粒机中进行脱粒。
“以前电压不稳定,还经常停电。农忙的时候,农用设备用着用着,家里就跳闸了,让人脑壳疼,但又不能不用电。”
让岑立权有些“头疼”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6年。
那一年,盘州市大力发展屋顶光伏开发建设,纳木村也作为试点,建起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了的村民第一次通过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方式,享受到了农村电网提级改造、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带来的红利。
“我们村安装了光伏发电板的366户,每年都能得到两百多元的补贴。光线充足的时候,多的每天能发10度左右电,除了自己用的,剩下的电就能上网。村民光伏设备每发一度电获得0.37元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这1度电如果用户自己使用,按照居民第一阶梯电价0.4556元/千瓦时计算,为用户节省0.46元;这1度电如果用户没有使用,上网后获得0.31元购电电费。”纳木村支部书记杨兴团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纳木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出现了局部台区光伏同期渗透率超过500%,光伏台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过电压、三相不平衡、配变重过载和谐波等问题。”贵州电网有限公司六盘水市盘州供电局羊场供电所副所长高远龙坦言。
“他们说的太专业,我也不懂。反正安了光伏发电板之后,我买了好几个稳定器,因为有时候用着用着电,电压就不稳定了,家里的电器都烧坏了一些。”岑立权的话再次印证了高远龙的说法。
找准了百姓所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解百姓所急。
2022年,为解决建筑屋顶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带来的相关问题,贵州电网公司建设了六盘水羊场乡柔性配网示范工程,采用交直流同杆架设、台区柔性互联、“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促进源网荷储充的便捷并网。同年8月16日,该项目在纳木村开工建设。
据了解,六盘水盘州羊场乡分布式智能电网是南网近零碳示范区、南网柔性配网示范区以及贵州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同时也是南网范围内以“两化协同”促“两型建设”在农村能源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该项目包含新型网架结构及装备、分布式能源数字化技术两大内容。其中,新型网架结构及装备方面采用了低压柔性直流网络、具备便捷构网能力新型储能装置以及直流并网电源和充电桩;分布式能源数字化技术包含了面向贵州全省的分布式光伏监控云主站、新能源测控终端、智能短路装置以及多能源异构协议转换装置。
2022年年底,羊场乡柔性配网示范工程正式投入使用。那一天,岑立权特意关闭了家里的稳定器,再一次打开了玉米脱粒机。
“没有跳闸,也没有烧坏机器,这下我的脑壳彻底不疼了!”(黄 瑶 记者 黄蜀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