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六盘水市民政局以“责任压实、基础夯实、隐患清零”为主线,全面构建安全生产“责任链、基础链、整治链”协同联动机制,通过系统化部署、精准化落实、常态化治理,推动民政领域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切实守护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坚实安全管理体系
(一)织密行业监管责任网络。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分片包干、业务科室领域负责、县区和基层机构末端落实”的四级责任体系,定期召开党组会、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将安全责任细化到科室、岗位和个人。推行“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县区”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定点督导1个县区和抽查2-3个民政机构,确保监管责任落地。
(二)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担当。以省内外民政领域典型事故为警示,组织县区民政部门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建立“属地排查+行业复核”机制,要求各区(市)民政局对辖区内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场所的消防设施完好率、电气线路老化程度、疏散通道畅通性等重点指标进行全覆盖检查,形成“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验收闭环”管理链条。
(三)压实机构主体责任根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要求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管理承诺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三个必须”管理体系。指导40家养老机构、7家殡葬服务单位等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厨房操作、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规程,通过“定岗、定责、定人”实现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化管理。
二、夯实基础链条,提升本质安全保障能力
(一)深化安全警示教育实效。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组织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规文件,邀请消防专家开展“以案说法”专题讲座6场;组织100余名职工观看《民政服务机构火灾警示录》《火患猛于虎,责任重于山》等警示教育片,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电气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防范意识和技能。
(二)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构建“上下联动、24小时应急值守、常态演练”等机制,指导机构完善消防、食品、自然灾害等6类应急预案,结合季节性风险特点制定“春季防中毒、夏季防山洪、秋冬防火灾”专项预案;开展实战化演练10余场,其中六盘水市社会福利中心联合消防救援部门进行的疏散演练,切实提升服务人员对火灾事故应对流程熟悉程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采取措施;六盘水市儿童福利中心邀请医疗机构专家手把手组织护理人员、安保人员等开展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培训,实现了重点岗位技能大提升。
(三)拓宽社会监督参与渠道。通过“凉都民政”微信公众号推送并宣传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小程序”使用指南,发布“安全生产曝光台”、12350举报电话及邮箱。向社会面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全面建立“举报、核查、反馈”快速响应机制。
三、拧紧整治链条,实现隐患闭环管理清零
(一)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开展“消防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建筑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专项整治行动。消防安全重点检查民政机构消防资质、设施运行、乱堆乱放等问题。燃气安全重点推进实施气改电工程。食品安全推行“明厨亮灶”工程,整改生熟混放、留样不规范等问题。建筑安全侧重排查老旧设施结构安全鉴定情况。自然灾害防治排查方面,重点排查受自然灾害威胁的民政服务机构。
(二)紧盯重点机构深度治理。建立“市县乡三级联查”机制,联合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交叉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民政服务机构54家,其中养老机构40家、儿童福利机构2家、救助管理机构4家。对排查出的74个问题隐患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整改反馈机制,督促隐患全部整改销号。
(三)紧扣重点时段强化管控。在春节、清明、五一等关键节点,实施“四不两直”督查措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四不两直”检查5次,重点查看值班值守、设备运行、物资储备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现场督办整改;节后组织“回头看”专项行动,确保隐患整改“零反弹”。今年以来,全市民政领域实现节假日安全事故“零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