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秧苗栽插的黄金时期,连日来,水城区花戛乡天门村的村民们积极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秧苗栽插作业,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农耕画卷。
走进天门村稻田,村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随处可见,拔秧苗、整田、撒肥料、插秧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在村民们的辛勤劳作下,原本波光粼粼的稻田很快就“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已栽种好的秧苗在微风轻拂下随风摇曳,生机勃勃。
“我家每年都种三四亩稻子,一年下来收成有3000斤左右。除了自己吃,还可以拿到集市去卖。”天门村大寨组村民王永珍说。令她惊喜的是,近年来,到村里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游客觉得天门村种的米好吃,临走前会买一些带走,还有的会打电话订购,根本不愁销路。
据介绍,水稻是天门村的主要粮食作物,村里种植有杂交水稻白米、糯米、红米等多个品种。由于高海拔地质条件和河谷气候优势,天门村种植生产的水稻米质纯香鲜糯,营养价值极高。尤其红米,营养丰富、味道香甜,深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花戛乡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当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红米种植,有效破解了红米种植、管理、销售的难题,让红米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据悉,天门村红米于2018年注册“天门珍珠”商标,2019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天门村今年共种植稻谷2000余亩,其中红米有800余亩,预计可产160万斤左右稻谷,产值将达400万元。”天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云获算起了丰收账,信心满满。(杨 浩 张 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