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将社区各个领域进行升级打造,进一步增强“文旅型”村居的文化内涵,在炎炎夏日里成为了外来游客避暑纳凉、探寻文化风情的热门之选,社区的特色民宿也迎来入住高峰。
远山青翠,近水碧蓝。走进阿娄社区,只见一个个精品民宿小院错落有致,石板小径干净平整,花坛竹篱遍布院中,游客悠然自得地在湖边散步,形成一道村净、景美、人和的独特风景线。
“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民宿群风格各异,房间干净整洁,既保留了乡村的原汁原味,又不失现代生活的舒适便捷。”来自陕西的游客白玉娥对自己所住的民宿赞不绝口。
近年来,阿娄社区借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通过“村集体+公司”运营模式,流转租用村民宅基地,引导村民自主经营,政府帮助获取低息贷款等措施着力打造精品民宿,形成以红色基地、民族文化、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布局,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面对初期村民的疑虑与观望,曹学花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并凭借精心的设计与优质的服务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没想到民宿一经开业就如此火爆,游客络绎不绝,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曹学花说,他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为其他村民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大家参与民宿经营的热情。
如今,阿娄社区的民宿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据统计,社区内共有民宿酒店41家,提供床位1032个,年均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并直接带动了210户村民就业。其中,群众自主经营或租赁房屋开设的民宿达到35家,提供了185个床位,实现了户均年增收3万元的佳绩。
对于未来,海坪街道组织委员伍豪元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发挥民宿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引导更多村民返乡创业,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推动民宿、农家乐、特色餐饮等业态的繁荣兴起。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共同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杨贤莹 宋怀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