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六盘水发展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两园一田”系列报道之茶叶篇(中)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村民采摘水城春茶。孙大方 摄

你是否还记得?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曾用“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的经典诗意表达,为六盘水早春茶做“广告”。

2019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首场集中访谈活动上,李刚带来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来自六盘水的早春茶——在1月25日的一场春茶拍卖会上,一锅3斤的“水城春”茶分别卖出8.8万元、9.8万元、10.88万元的高价。

今年1月1日,在“贵州绿茶”第一采六盘水分会场活动上,“水城春”茶独步天下,现场订货量达到了752万元,独芽均价卖到了2400元/斤……

六盘水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产茶区海拔在1400米以上,年均温度为13-14度,立体气候明显,大部分土壤为黄壤和黄沙壤,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特点。

草堂春近早,新绿映轩窗。品茗浮沉世,闲庭自溢香。

小小一片绿叶,在画家的眼里是素材,在诗人的心里是意境……但在凉都六盘水,这片绿叶成就了一个产业,高山茶、早春茶、生态茶、有机茶、古树茶已成为凉都茶的“五张名片”。

喝凉都茶,不仅喝出了凉都生态的“春天”、喝出了凉都致富的“春天”,更喝出了凉都产业结构调整的“春天”。

回眸六盘水的茶产业,在经历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的短暂停滞期后,先后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奠基期、70年代的发展期、80年代的摇摆期、90年代的恢复期。

上世纪90年代,我市茶叶品牌崭露头角,先后涌现出盘县“碧云剑”、水城“倚天剑”、六枝“乌蒙剑”,俗称六盘水“三剑客”。

2003年,市政府编制了《六盘水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开发规划》,明确决定发展茶叶、马铃薯、蔬菜、经果林等优势产业。

2012年,国发〔2012〕2号文件将六盘水定位为“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六盘水重点抓好马铃薯、蔬菜、茶叶、猕猴桃等十大产业,呈现“品种调优、产业调特、规模调大”的可喜局面,农业弱市昂首挺胸、阔步向特色农业市转变。

2014年,我市出台《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的实施意见》,全面发展茶叶等特色农业。

全市茶园面积从2013年的15.05万亩,发展到2021年的31.5万亩,其中可采面积达到27万亩,“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示产品”认证面积达31万亩,茶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闲中一盏水城春,茶园深处小康人。茶产业,使六盘水昔日的荒山变绿海、荒坡披绿毯、荒沟贴绿条,“绿色”已成为六盘水亮丽的底色!

六枝特区双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双文,1986年退伍回乡后,办过小煤窑、当过村干部,1992年转行种植茶叶,2013年成立双文合作社,流转土地大规模种植了福鼎、龙井、黄金叶等茶树,并于2015年建起茶叶加工厂。

经过多年发展,张双文的茶叶种植从起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5000亩,产业覆盖39个村民组2200户、7200余人,并形成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创立“岩疆锁钥”“打铁关翠芽”“郎岱翠芽”等品牌,产品远销河南、浙江、福建等地。

茶叶,让张双文将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据统计,六盘水市有茶叶种植市场主体587家,涉及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以及茶园建设管理、茶文化咨询服务等,有水城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省级龙头茶叶企业、有贵州多彩黔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12家市级龙头茶叶企业,擎起大旗,带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村里的山坡上都种上了茶树,每年我靠采茶和务工,就能照顾好家庭、抚育好孩子。”水城区顺场乡娘娘山村村民张红现骄傲地说。

38岁的张红现,因为熟练掌握双手采茶技巧成为远近闻名的采茶能手,代表六盘水参加了2020年、2021年的全省采茶技能竞赛,获得“金手指”的称号。

凭借巧手翻飞,每年张红现在家门口就能增收30000元以上,小日子越过越美。

和张红现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通过种茶、采茶、做茶,从贫困走向小康。

茶产业作为六盘水市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25万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谱写了“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六盘水新篇章。

2020年初,为确保茶产业健康发展,六盘水市编制了《六盘水市茶产业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5)》,印发《六盘水市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十大重点任务》,组建了贵州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基地打造、产品升级、品牌整合、渠道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各市(特区、区)成立茶叶专班,专做茶事。

六盘水,正在制作一杯茶——我们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 (记者 赵 芳 颜春匀 晏华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