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 权威解读
文字解读:《六盘水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3-3672604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3-11-23 16:01:50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文字解读:《六盘水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一、《六盘水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起草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落到实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结合六盘水实际,制定了《方案》。

方案》以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主战略”“主定位”,聚焦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就树立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实施培训重点工程(“凉都技工、凉都“黔菜师傅”“凉都家政”“凉都旅游工匠”工程,以下简称“四项工程”)、建设培训优质平台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效。《方案》各项目标和重大工程任务的贯彻落实,对全面提升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案》明确了哪些主要目标任务

一是到2025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基本健全,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基本完善。每年培训3.65万人以上。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2.2万人以上,确保到“十四五”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逐步提高。

二是凉都技工”工程目标:2025年,凉都技工具有一定规模、结构相对完善、年龄梯队趋于合理、技艺素养整体提升全市累计开展“凉都技工”培训不少于5万人次。

三是凉都“黔菜师傅”工程目标:到2025年,开展凉都“黔菜师傅”烹饪类关培训0.5万人以上,积极支持评价机构申报认定“黔菜师傅”示范性评价机构,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黔菜菜品”,宣传黔菜文化,打造“生态黔菜”餐饮名店,培训星级“黔菜师傅”,促进餐饮行业从业人员高质量就业创业。

四是凉都家政”工程目标:到2025年,全省培训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黔灵家政”1.6万人次以上,认定一批金牌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洁员等金牌服务员,有序推进“居家上门服务证”发放。

五是凉都旅游工匠”工程目标:到2025年,累计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1万人次以上,举办各类“凉都旅游工匠”技能大赛2,推荐2名以上事迹突出、感染力强、根植基层的旅游从业人员参选“贵州文旅行业标兵”。

三、《方案》从哪些方面完善健全了全市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方案》结合全市实际,主要构建了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推动企业落实培训主体责任。坚持产业导向,提升企业职工技能素质。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指导企业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引导各类企业开展定岗培训和项目制培训。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培训机构作用,引导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支持企业申报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是发挥职业院校主阵地作用。依托贵州省能源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职业院校培养为主渠道,加强技能人才储备。按照技能贵州建设的任务目标,实施技能六盘水行动,统筹加快市职业教育发展

三是支持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一步完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定点培训机构。将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纳入培训全流程监管,对符合全市产业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加师资培养力度,指导其向诚信规范、创新转型、特色多样、优质服务方向发展,提升培训机构质量。

四、《方案》从哪几个方面提高全市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长期以来,全市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存在技能人才总量规模小、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促就业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

一是精准培训对象。常态化开展劳动力培训就业意愿摸排,聚焦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未就业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结合市场急需紧缺工种和新兴职业,分类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多层次实施以实现就业和提升技能为导向的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提升教师素质。注重培养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鼓励支持高技能人才兼任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织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开展教学实践,加快培养一批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传授操作技能的师资队伍。常态化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职业能力轮训,全市每年举办2期以上教师骨干培训示范班。

三是强化培训监管。按规定开展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年审和遴选工作,用好贵州省实名制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视频监控、指纹打卡等技术手段,实现培训、评价、资金等全流程的监管。

四是规范开展评价。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围绕企业生产和需求、岗位设置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加专项能力建设,推动凉都羊汤工进入全省职业能力专项考评目录。加大对社会化培训评价机构考核监管力度,规范评价考核,督促社会化评价机构按照标准开展评价。

五是广泛开展竞赛。组织开展具有六盘水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培育遴选优秀选手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职业技能竞赛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凉都技工”“凉都家政等各类特色竞赛活动,为劳动者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成长成才的平台。全面调动各行各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全市每年举办2期以上职业技能竞赛。

五、《方案》为何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

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最大优势在于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将优先整合地区特色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各类培训资源,以大数据平台匹配为手段,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面对面推荐的形式,打通市场需求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壁垒,为劳动力提供优质的技能培训、精准的岗位推荐、周到的跟踪服务。

服务市工业强市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贵州省能源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资源,打造六盘水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凉都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2个市级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到2025年底引领各市(特区、区)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建好本级综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现全覆盖。明确在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设立技能培训服务平台,为劳动者在家门口提供技能培训、岗位推荐、跟踪服务等一体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提升劳动者的市场就业竞争力和工资议价能力。

六、《方案》明确了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市(特区、区)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发挥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明确资金渠道,加强监管,提高效益。三是加强督导宣传。建立工作调度、绩效评估机制等工作制度,强化问责问效,确保既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七、“四项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凉都技工”工程

根据全市新型工业化人才发展需求,围绕2+7产业板块,以能矿、铝加工、钢铁等采掘及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大力打造凉都矿工”“凉都电工”“凉都焊工,培养产业大军,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技能强企。围绕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开展凉都采茶工”“凉都刺梨工”“种养能人培训,同时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大力推进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培训品牌,加快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开发,推动技能强农

(二)凉都“黔菜师傅”工程

服务市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人才需求,发挥水城黑山羊、盘县火腿等特色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凉都羊汤锅、水城烙锅、茨冲鸡火锅、盘州普田牛肉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文化,持续打造黔菜师傅”“凉都羊汤工等培训品牌。

(三)“凉都家政”工程

根据市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人才发展需求,依托家政行业协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及凉都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打造凉都家政明星企业,聚焦家政医护和一老一小实际需求,持续打造凉都家政工”“凉都护理工等培训品牌,实现一技在手、就业不愁,推动技能强业

(四)“凉都旅游工匠”工程

围绕市旅游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人才发展需求,以提升整体旅游技术技能人员服务质量为目标,构建凉都旅游工匠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基本完成,培养一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围绕旅游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目标,以政府引导、部门合作、企业主体、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为培育提升模式,开展分层次、分类别旅游从业人员全覆盖培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图解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