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新闻发布会 » 发布词
《六盘水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执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龙兴

(9月18日)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此发布《六盘水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行情况。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六盘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本地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是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中之重,也是改善我市空气质量的关键所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高度重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将制定和实施《条例》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条例》贯彻实施。《条例》自2024年1月1日实施以来,全市上下建立健全配套措施和执法规范,各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人、车、油、路、检”统筹,推动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检验、油品供应等各环节的综合治理,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和优美环境的获得感。

一、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2024年截至8月底,六盘水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4%,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天;PM2.5浓度为1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28,同比下降11.6%。

二、《条例》执行情况

《条例》的发布,明确了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顺应了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特别是空气质量的新期盼,提高了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为我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

一是强化任务分解。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将依法加强移动源治理纳入市对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承诺书。市环委会办公室印发条例宣传贯彻实施方案,各市(特区、区)、六盘水高新区也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作为本辖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

二是细化职责分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六盘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六盘水市重点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事项清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职责进行细化和明确。

三是狠抓督促落实。市政府通过召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控专题会、领导现场调研,市人大通过召开现场会、专题会等形式,狠抓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落实,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研究调度、市人大执法检查工作事项。

(二)广泛宣贯培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围绕规范执法,召开全市《条例》实施动员会,组织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深入学习《条例》有关内容和执法要求。

二是围绕严格守法,先后组织10余次专题培训,分别对加油站、重点运输企业、汽车修理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建筑施工单位等监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送法帮扶,树立自觉守法意识。同时,结合路检路查、入户抽查等日常执法监管,强化对重点用车对象“点对点”宣贯,通过政府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推送《条例》解读等宣传材料。累积投放各类标语2万余条次。

三是围绕广泛普法,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持续加大《条例》宣传力度,累计印发宣传折页2000份、条例解读5000份、条例单行本10000份,发布《条例》一图读懂、立法综述等宣传产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持续对《条例》开展专题宣传。组织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发送短信74.2万条。制作《程孃孃交通陋习周记:汽车尾气排放有标准,守护蓝天共担当》短视频在六盘水交警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开展宣传,点击量达10万余次。

(三)健全配套政策,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围绕机动车超过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或者排放黑烟等明显可见污染物的证据采集和线索推送工作;围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围绕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制定细化工作措施。建设1套遥感检测系统、16套黑烟车抓拍系统,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干道,联合各职能部门印发《关于对路面行驶机动车开展路检路查和黑烟车遥感检测执法的通告》,累计抓拍车辆1.1亿车次,其中不合格车辆1.97万车次〔林格曼黑度(将排气污染物颜色与林格曼浓度图对比得到的一种烟尘浓度表示法,分为0~5级。对应林格曼浓度图有六种,0级为全白,1级黑度为20%,2级为40%,3级为60%,4级为80%,5级为全黑)1度及以上〕,经人工审核后确定为黑烟车2388台(林格曼黑度3度及以上),定期推送至公安交管部门,并通过短信平台向车主发送超标信息,告知车主及时进行治理。

二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相关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通过强化路面巡逻管控力度、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路检路查等方式加大对明显可见黑烟等排放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实施现场处罚。

三是交通运输部门围绕推广新能源车发展,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围绕机动车维修企业、机动车尾气治理站(M站)、油罐车和气罐车油气回收监督管理;围绕交通工程领域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等制定细化工作措施。全市累计完成老旧营运车辆淘汰4488辆,淘汰率为98.5%。同时,积极推动落实机动车污染治理维修企业(M站)建设工作,及时更新M站名录并向社会公布,全市累计建成7座M站,完成“黑烟车”治理550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运用,全市现有新能源城市公交车1023辆、新能源出租汽车(含网约车)3853辆,2024年度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已达100%。

四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长期坚持加强督促检验机构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机动车排放检验设备并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和排放标准进行检验。2024年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检查42次,发现问题数42个,督导企业整改到位。

五是商务部门围绕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油气回收要求等制定细化工作措施。严把零售端。检查油(气)库(站)76家次,发现涉及油气回收问题2条,已全部完成整改。严守责任端。下发《关于做好〈六盘水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宣传及相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分批次不断档对油库、市中心城区加油站错峰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工作落实落地。严查设备端。按照《六盘水市省级柴油货车污染治 理监督性抽查问题整改任务内部分解表》任务安排,督促全市在运行加油(库)站及时开展《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BG20950-2020)》等新标准的学习宣贯;要求企业制定监测方案,每年开展1次油气回收自行监测,并提供监测报告。

六是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长期坚持加强督促本行业领域工程建设中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2024年以来,全市完成新增编码非道路移动机械892台。

(四)规范执法行为,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

为保障《条例》的规范实施,市生态环境局修订了《六盘水市地方性法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4年版)》,细化了3个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确保处罚额度与违法情节相匹配。印发《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明确检查范围及重点、序时任务进度安排、工作要求,全面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执法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守法意识,助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五)严格监管执法,加大执法力度

自2024年1月《条例》实施以来,各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密切配合,依据《条例》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重型柴油车监管。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进一步深化“环保检测、公安处罚”执法模式,规范执法程序,会商确定了取证标准、证据移送程序。两部门坚持“人防+技防”“现场执法+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路检路查、入户抽查,借助“遥感+黑烟车”自动抓拍等技术手段,加大车辆检查力度和频次,依法打击超标排放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违法行为166条,罚款28400元。

二是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采取执法和宣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工作。截至2024年8月底,全市已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3854台,对未进行编码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悬挂号牌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处罚。2024年以来,委托技术单位抽测发现超标非道路移动机械4台,处罚款5000元。

三是加强检验机构监管。充分发挥定期排放检测监管系统的作用,通过分析过程数据、核实环境参数、回看视频录像等手段,监控机动车排放检验全过程。同时加强现场检查,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和交通运输等4部门执法力量有效融合,联合在全市开展专项检查。2024年以来,全市共巡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80场次,现场监督检查车辆5000辆次,网络核查数据3万余条,查处违规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为4起(市场监管3起,生态环境1起),处罚金额22.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202万元。

四是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车用汽油、柴油、车用油品清净剂和车用氮氧化物还原剂产品纳入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并按月度对车用燃油等质量开展监督抽检,重点突出对自备油库、民营加油站燃油质量的监管抽查,进一步加强车用燃油等质量监管。成立六盘水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严厉打击非标油,今年以来组织召开成品油行业专项整治会议3次,接受群众举报线索9条,开展联合执法13次,下达执法文书7份,取缔黑加油点3个,拆除违法储油罐3个,查处加油站3座,查扣流动加油车7辆、储油洒水车2辆、厢式货车1辆,查获油料30.3吨,罚款2.1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狠抓《条例》核心制度条款的落地落实

一是聚焦重型柴油车监管。突出精准执法,优化完善黑烟车电子抓拍执法程序,精准发现重型柴油车超标上路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同时,坚持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通过路检路查、入户检查,加强对重型柴油车现场监管执法;督促用车大户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自检自查。二是进一步强化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强化部门联动,严查弄虚作假、不按照规定方法检测等违法行为,对全市检验机构实现全覆盖监督检查。三是进一步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稳步推进全市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一机一码”编码登记,并按规定悬挂环保号牌。

(二)不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

坚持“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用好16套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和1套遥感监测系统,不断深化各区市协同,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联合防治,不断提升区域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水平。

(三)持续加大宣传和违法行为曝光力度

一是坚持广泛深入宣传普法,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介,持续加大《条例》宣传解读力度,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有针对性地做好汽车销售企业、施工工地、维修企业、检验机构、用车大户、货车司机的定点宣传普法。二是不断加大违法行为曝光力度,综合运用案例说法、违法曝光、以案警示等方式,推动各方面有效落实《条例》相关规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