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刺梨丰收的季节,漫山遍野的刺梨树上挂满金黄色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昔日山间的“野果果”,如今已蜕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走进阿戛镇盐井村,漫山遍野的刺梨树郁郁葱葱,金黄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不远处,几位村民正俯身穿梭在刺梨丛中,手指灵巧地避开尖刺,一拉一掐,一颗颗刺梨鲜果被摘下。不一会儿,口袋就装得满满当当。
“我家种了20亩刺梨,今年可以采收13吨左右,预计可以卖两万多元钱。”盐井村刺梨种植户谢志昌语气里藏着丰收的喜悦。
刺梨丰收的背后,是阿戛镇持续多年对产业的精心培育与技术扶持。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镇里持续加大对刺梨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向村民详细讲解刺梨整形修枝、除草回土、有机肥施放、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管护技术,为刺梨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阿戛镇卫生院盐井分院的临时收购点,六盘水金鸿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称重、结算,果农们送来的刺梨经过简单筛选后,很快就能通过车辆运往加工车间。
据了解,该公司今年与阿戛镇刺梨种植户签订了“保底价收购+优质优价”协议,打消了果农“卖果难、卖价低”的顾虑。
近年来,阿戛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刺梨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该镇已在仲河、盐井、中坝等6个村广泛种植刺梨,总面积达到10450亩,刺梨产业已成为串联“农户增收、企业发展、乡村兴旺”的关键纽带。
阿戛镇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李庆丰表示,下一步阿戛镇将继续依托刺梨产业,持续强化技术服务,把指导从“采收期”延伸到“全生长期”,进一步提高刺梨的产量和品质,把这颗“小果子”做成富民兴镇的“大产业”,让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周瑞平 周琬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