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高山“菜园子”变身富民“金篮子”

“这两天,我们的蔬菜基地都在集中采收鲜食玉米和南瓜。打包好就装车发往广州、武汉、上海等地。”贵州简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城介绍。与其他产区相比,六盘水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且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蔬菜生长。正是看中这一优势,简优农业于2023年在钟山区扎根,发展蔬菜种植。

这份得天独厚的“凉优势”,更是直接转化成了市场的高价值。“同样是种植玉米和南瓜,六盘水的气候培育出的品质更佳,价格自然更具竞争力。玉米每斤可比其他产区高出约0.3元,南瓜则几乎翻倍。”沈城语气中难掩欣喜,2024年,公司基地亩产值达1.2万元,惠及周边农户200余户。

六枝特区郎岱坝区,工人正在基地里采摘蔬菜。

乘势而上,今年简优农业又在汪家寨镇、大湾镇、木果镇将蔬菜种植规模扩大至700余亩。通过科学安排种植——三四月份套种玉米和南瓜,七月种冬瓜,九月种白菜,逐渐形成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而在盘州市坪地乡,借助乌蒙大草原景区的区位优势,小树林居委会蔬菜种植基地呈现出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

基地里,巨鹤顶葫芦、天鹅葫芦造型别致,蛇瓜蜿蜒垂落,紫色螺丝椒鲜亮诱人……一众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蔬菜格外惹眼。

“我们引进了数十种既具观赏性又有食用价值的特色蔬菜品种,供游客观光采摘。”该基地负责人黄河俭表示,这片基地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生产,如今已发展为品种多样、四季丰产的现代化蔬菜基地。

“通过将蔬菜种植与旅游体验深度结合,我们蹚出了农旅结合的新路子。”黄河俭预计,基地本季蔬菜采收期将持续至10月初,产量30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不仅如此,基地有效带动了26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解决了50余人就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六盘水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系统性支撑体系的构建。通过“内培外引”壮大市场主体,全市现有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经营主体194家,包括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严查农残确保“舌尖安全”。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全市建成10余个集约化育苗基地,其中龙场蔬菜产业园年育苗约千万株;42个蔬菜仓储冷链物流项目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强蔬菜产地冷藏保鲜能力。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2020年11月回到家乡六枝特区岩脚镇民兴村创业的周宜国对此深有感触。五年时间,他从零起步发展出5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科学轮作让辣椒、南瓜、茄子、玉米四季不断档。今年丰收在望,预计全年可提供务工岗位超1.3万人次,劳务支出达140余万元。

这份产业活力,正实实在在鼓足农民的腰包。在周宜国的基地务工了4年的村民汪体菲感慨:“在这里务工一年收入上万元,还不耽误自家农活,大家都很乐意来,像这段时间每天都是30多个人在地里忙活。”

据统计,六枝特区现有58个百亩规模的蔬菜基地,年带动务工30余万人次,务工增收超2000万元。

2024年,六盘水全市蔬菜种植规模达124.85万亩,产值67.4亿元。下一步,六盘水计划从压实工作责任,稳定蔬菜规模;合理安排茬口,优化供应结构;强化技术支持,推动节本增效;强化设施配套,提升产业水平等方面发力,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升级。(李佳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