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六枝特区东风村发挥城郊优势 执“产业之笔”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六枝特区银壶街道东风村地处城郊,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突出。近年来,东风村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深耕羊肚菌、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东风村由堕舍、戛细等四个小村合并而成,原名“戛细大队”“戛细”是仡佬族语,为“开天辟地”之意。后因时代变化,更名为“东风”,寓意“革命力量势不可挡”。

脱贫攻坚以来,东风村的基础设施实现了“从无到优”的跨越式提升。农户饮水困难、串户路坑洼泥泞等困境已成为历史,“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六枝”的便利成为现实。

2015年区划调整后,东风村被纳入银壶街道,凭借自然优势和交通优势,这个曾以农业为主的村寨,如今正书写着产业兴村的新篇章。

年均23℃的温润气候、1400毫米的适宜降水,加之无霜期长达310天,东风村特别适宜种植羊肚菌,且65.6%的森林覆盖率形成天然屏障,土壤肥沃,更让菌丝得以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孕育珍馐。

同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让“山珍”变“俏货”——贵烟公路、水黄公路等主干道环抱村庄,硬化后的产业路直通菌棚,清晨采摘的鲜菌4小时可达贵阳、6小时直达重庆。如今,全村80亩的“黄金地”年产鲜菌逾50吨,创造季节性用工岗位近万个,带动30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

东风村的精品水果产业也如村名一样,乘上了东西部协作的“东风”。2024年以来,六枝特区兴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百亩果园在25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45排葡萄架牢固可靠,15个冬桃种植棚上空架起银色防雹网。东风村的产业发展在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加持下欣欣向荣。

“去年8月,产业基地得到了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用于排水沟、阳光棚、防雹网的建设,目前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有了这个支持,我们有信心把精品水果产业做得更好。”六枝特区兴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兴江说。

产业路硬化到基地,货车直接开进田间地头。东风村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将交通便利转化为发展动能。从基础设施改造到产业示范,东风村的发展正是六枝特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未来,东风村将继续以生态为底、产业为笔,绘就共同富裕的新画卷。

银壶街道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刘远友表示,东风村将继续扶持精品水果基地、羊肚菌种植、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拓宽增收渠道,以产业振兴赋能乡村发展,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甘 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