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从“黑色经济”到“绿色转型”——解码六盘水发展氢能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突围之路

5月10日,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举行。

这把“火”,不仅标志着落户六枝特区的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从“稳产”迈向“扩能”新阶段,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六盘水氢能产业发展方案(2024-2030年)》的务实之举,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产值”,以“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走出了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俯瞰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王瑞刚 摄

发展氢能产业,六盘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全国63个重要煤层气目标区之一,素有“江南煤都”之称,原煤、洗精煤、焦炭产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六盘水,与“乌金”相生相伴、一路前行。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六盘水基本形成了以煤、电、钢、材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发展成一座有着深厚工业基础、强劲工业基因的城市。但和其他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一样,六盘水也一度面临着“资源陷阱”、困惑于“路径依赖”,多年来一直在苦苦探索。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各国竞逐的战略高地。

发展氢能产业,关键是氢气来源的问题。目前,国内主流的制氢方式有油制氢、焦炉煤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甲烷重整制氢等,其中成本最低的为焦炉煤气制氢。对于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六盘水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氢”启绿色未来、抢占高地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六盘水立足资源禀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经济优势,市委、市政府按照能源及能源化工主导产业“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围绕燃料和原料“两条腿”走路,加快实现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全力推进煤化工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厘清了以煤焦化为主的循环发展路径,构建资源互补、产业互通、要素互联的“1+3+4+N”产业体系(“1”即坚定“煤焦—化”1个发展方向;“3”即以煤焦油、粗苯、焦炉煤气为主导的产业链条,打造煤焦油、粗苯和焦炉煤气等3个精深加工产业集群;“4”即打造碳基材料、苯基材料、氢能产业、LNG能源保障等4个基地;“N”即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等)。

目前,六盘水已建成焦化产能600万吨/年预计到“十五五”期间,全市焦化产能将达1500万吨/年,每年副产氢气超17亿立方米,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充足且廉价的气源。以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项目为例,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高纯氢3572吨。

2024年,贵州省将六盘水纳入“贵阳-安顺-六盘水”氢能产业核心轴,赋予其打造全省氢能示范的重任。六盘水顺势而为,编制了《六盘水市氢能产业发展方案(2024-2030年)》,以六枝特区为示范区域,依托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推进“制储—运用”各环节细化落实,进一步从政策层面为氢能产业指出了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盘水把氢能作为煤化工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和煤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标志着发展氢能产业成了六盘水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这让曾经“吃煤饭”“念煤经”的六盘水,又一次跳出资源陷阱,发挥资源优势,向氢能源领域拓展。发展氢能产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工作人员巡检设备。记者 黄蜀锦 摄

入局氢走廊,六盘水的底气从何而来?

氢能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产业领域大力培育的方向。发展和壮大氢能产业,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也是工业强市、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何选择发展氢能?因煤而兴的六盘水,煤焦化产业成熟,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焦炉煤气富含氢气,氢气含量50%以上。厚实的焦化产业基础,为六盘水挺进氢能产业“新蓝海”提供“氢”力保障。

六盘水是贵州省实施“富矿精开”的主战场,在全省率先出台《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加快煤电和新型煤化工“两翼延伸”,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是纳入省级规划布局的7个重点煤焦化项目之一。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氢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六盘水的底气从何而来?

有基础。2021年六盘水在全省率先实现“四个第一”,即建成投产第一个制氢工厂省内第一个加氢站、第一辆氢能公交车、第一辆运氢管束车投入运营。

有资源。预计到2026年,全市建成焦化总产能将达1500万吨,可提供30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其中,氢气资源达17亿立方米以上,可支撑1万辆氢能重卡的应用。

有市场。物流运输方面,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六盘水,运输重卡车辆将从现在的约2.75万辆增加至约4万辆,为氢能重卡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化工原料方面,通过加氢技术,可以将粗苯等煤化工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冶金降碳方面,首钢水钢现有年产335万吨铁、35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通过发展氢冶金技术,探索“以氢代碳”等,可以从源头降低钢铁行业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有配套。依托首钢水钢的钢材生产、全省最活跃的铝及铝合金制品产业集群、全国规模较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全省规模最大的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可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配套。

有实招。平台支撑方面,六盘水现有六枝特区省级化工园区,新建培育盘北化工园区、水城化工园区,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示范运用方面,以六枝特区为示范区域,依托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细化“制储—运用”各环节具体措施,将在加氢站建设、氢能重卡示范运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氢”风徐来绿意浓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政策利好……拥有这些得天独厚优势的六盘水,如何写好氢能产业这篇“文章”?

六盘水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推进”的原则,推进氢能应用与配套制造业共同发展以建成全国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基地、全国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氢能产业研发推广中心为目标,全力构建氢能产业“制储—运用”全链条生态体系。按照“打基础建示范强链条扩规模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步骤有序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和丰富资源的“护航”下,六盘水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行稳致远——

2019年9月9日,六盘水发布了《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这是发展氢能源产业的“路线图”;

2020年11月26日,六盘水启动全省首个氢气提纯项目(制氢工厂)建设,2021年2月28日联动试生产,为六盘水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应用提供了氢源保障;

2021年3月5日,六盘水首条氢能源公交运行线在盘州市刘官街道开通,六盘水在全省率先实现“四个第一”投入试运营——第一家制氢工厂、第一家加氢站、第一辆氢能公交车、第一辆运氢管束车亮相,开启氢能源发展新征程;

2021年9月5日,六盘水第一车氢气顺利充装出站,运往盘州市刘官双红二油氢电综合能源站,标志着全省首座加氢站充装成功;

2022年7月,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头部企业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六枝特区成立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以“煤焦—氢”综合利用为主导建设绿色、低碳、高效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如今,贵州美锦华宇通过分离、转化、合成,从焦炉煤气中得到合成氨,开发出化肥等下游产品,形成“煤焦—化”产业链;运用深冷分离工艺从焦炉煤气中分离出液化天然气,形成“煤焦—气”产业链,持续为地方提供优质能源;利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技术进行焦炉煤气精深加工,生产纯度高达99.999%的高纯氢,形成“煤焦—氢”产业链,为后端氢能源综合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氢”风正劲,聚能成势。贵州美锦华宇380万吨/年焦化项目的全部建成,构成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生态体系,以及氢能示范应用多个场景落地,六盘水能源转型升级的步伐蹄疾步稳、驰而不息。(记者 颜春匀 晏华超 张 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