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上七点半,盘州市原创“三线建设”题材大型话剧《三线日记》面向观众进行试演,100分钟的话剧,让人意犹未尽,久久不愿散场。
故事从六盘水纪念“三线建设”60周年之际,退休老矿工崔振国接受记者采访开始,翻开发黄的相册和日记本,崔振国的思绪回到60年前从沈阳出发时的那一刻。熙熙攘攘的沈阳火车站挤满了第一代“三线”建设者和前来送别的亲属们,崔振国和父母依依惜别,跟随张宏宝、刘建新等同伴到六盘水某煤矿工作,开始了艰辛的矿工生活,但工友们总能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剧情在第六场中迎来了高潮,在矿井塌方事故中,张宏宝带领崔振国等工友们艰难求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生死之交的兄弟情,张宏宝却倒在了获救时的那一刻……精致的舞美与演员们的深情刻画,让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接地气的人物形象逐一展现,还原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三线”建设者们的奋斗故事和盘州市工业发展的历程。
100分钟的精彩演出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动,现场掌声不断。观众中很多都是“三线”建设者的后代,一个个故事场景让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观众刘燕平说:“我感受特别深,我的父母就是支援‘三线’建设,当时我来的时候才有5岁,在这里待了50多年,我属于‘三线’二代,他们的演出看得我激情澎湃。”
观众刘锡泸还激动地创作了一首诗:“三线当年事已陈,后人今演旧时人。新城崛起乌蒙秀,煤火精神耀古今。”
据了解,话剧《三线日记》是由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指导,盘州市委宣传部、盘州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盘州市总工会、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该剧获得2024年六盘水市文艺创作重点扶持项目,剧中融入了具有盘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歌、方言、俚语等,唤起一代人的记忆。
“今天是第一次对着观众表演,还是很紧张,希望能够把精彩的演出呈现给大家。”话剧《三线日记》演员李娅说。
“我很高兴也很激动,看到今天座位都坐得特别满。希望通过话剧的方式将“三线”精神发扬光大。”话剧《三线日记》编剧龚翠萍说道。(翟利巧 朱玉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