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枝特区梭戛乡乐群村第二育肥场猪舍上空往下看,精准吊装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蓝光,与远处山头的“能源蓝海”遥相呼应。这个曾经闲置的育肥场,如今正通过“上光下养”的立体化改造焕发新生,成为六枝特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梭戛乡乐群村分布式光伏项目。
2024年,梭戛乡通过引进两家企业实现资源盘活。6月,贵州正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利用乐群村第二育肥场6万平方米的屋顶和空闲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部分支架安装,预计今年6月完成并网。
“整个项目的总装机容量是10.3兆瓦,占屋顶面积45000平方米,租金1平方米是4元,年发电量在1000万度左右,并入南方电网售电价格是4角,每年收益大概在400万元左右。”贵州正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谌春平说。
2024年12月,贵州壹号驿路畜牧合伙企业进驻,同时开展高密度生猪养殖,并于今年4月8日与大北农业科技签约“定购猪苗”协议,标志着梭戛乡乐群村第二育肥场项目正式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梭戛空气好,有利于猪群的后期生长和疾病防控,现在是第一期6000头仔猪入场前封场跟消杀阶段了,4月20日进猪苗。栏舍还装了屋顶光伏,夏天能起到隔热作用。”贵州壹号驿路畜牧合伙企业梭戛乡乐群村第二育肥场生产负责人彭福斌介绍说。
据了解,这种“光伏+养殖”的立体模式可实现多重效益。光伏发电充分利用了屋顶空间,养殖业则利用了地面空间,充分盘活了闲置资产,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至此,沉寂多年的乐群村第二育肥场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更可贵的是,养殖企业将通过“传帮带”的模式培养当地养殖人员,并根据“成熟一项,放手一项;成熟一区,放手一区”的方式逐步将项目管理运营工作交接给乐群村负责,实现项目平稳过渡与持续发展。在帮助乐群村发展壮大自身产业的同时还为周边地区输送了专业养殖团队,提升整个区域的养殖水平。
这场“屋顶生金、圈舍育财”的变革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精准施策。
这个2019年落地的,价值8400万元的育肥场项目,曾因资产闲置陷入发展困境。如今,梭戛乡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施“走出去招商、引进来发展”策略,以“上光下养”立体发展模式成功盘活闲置资源。该模式不仅突破乡村空间利用瓶颈,打破产业结构单一局面,更探索出一条“空间集约利用、产业循环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梭戛乡的产业融合之路将越走越宽。(浦仕美 周 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