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新华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小支点”撬动“大发展”

近年来,六枝特区新华镇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为支点,以基层治理、项目建设、资源整合为抓手,精准实施民主决策机制,切实破解发展瓶颈,走出一条“小支点撬动大发展”的振兴路。

在六枝特区兴隆村,村民们借助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搭建的平台,通过“群众提、代表议、集体定”的决策机制,共同商议并顺利启动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扭转了村级事务过去“干部拍板”的局面,真正实现了“群众定音”。

“以前村里的事儿大多是干部决定,现在不一样啦,我们自己能当家作主!先整哪块田、水渠咋个走,都是通过大家举手表决。”兴隆村村民方敏感慨万千,“这种方式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干起活儿来也更有劲儿!”

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把决策权交到村民手中,让村民深度参与村庄事务。新华镇通过这个“小处着手”的创新之举,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在新华镇双屯村牛街子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民主决策机制也成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金钥匙。项目议事会上,村民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说路不好影响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得先修;有的认为环境要整治,应增设垃圾箱;有的提议发展乡村体验项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最终确定了修路、整治环境、发展产业的方案。

几个月后,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农家乐和精品水果种植热度逐渐飙升。“当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决策者,项目推进就有了最坚实的民意基础,这种共建共治的向心力比任何行政命令都管用。”双屯村党支部书记沙兴凤说。

当然,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

新华镇兴隆村借着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东风,对村内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流转,大力发展黄桃种植产业,这一举措不仅盘活闲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强劲动力。

“以前土地闲着没收入,现在流转出去每年能拿租金,还能在黄桃基地打工挣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兴隆村村民王海荣高兴地说。

新华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始终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民生福祉,通过民主决策凝聚群众智慧,借助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华镇正稳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郭 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