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120件水城画参加“多彩贵州·画里水城”艺术展

笔触简洁,却充满了力量。”3月29日,旅客刘扉被贵州空港艺术中心一幅巨型画作《凉都山水一幅画》吸引驻足,原本匆忙的候机大厅被绚丽的色彩装点,明亮的橘黄描绘太阳,浓郁的墨绿填充山野,对比强烈的色调交织出乡村的活力。这场名为“多彩贵州·画里水城”的艺术展,用质朴奇葩的绘画语言让观展者触摸贵州“乡土”。

水城画创作现场。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城画,生于乡村、长于乡间,以民族传统为根、以民俗为养、以自身生活为源,乌蒙山腹地的水城写就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佳话。

“喜欢什么画什么,怎样好看怎样画。”自由、夸张、色彩艳丽的艺术特点,无一不展现贵州人民的率真自然。10年后再次参与巨幅水城画创作的水城画协会副会长何剑春,谈起此次展览的代表作《凉都山水一幅画》时自豪地说:“该画长7米、宽2.15米,是目前水城区尺寸最大的纸质水城画,由15名水城画画师一起历时半月完成,他们大多是各民族中刺绣、蜡染、剪纸的民间艺术高手。画作展现了六盘水市坡上草原、野玉海、北盘江大桥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还有‘凉都三宝’,茶叶、刺梨、猕猴桃。”

农民眼中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样的?农民心中美好生活是怎样一种状态?纵观此次展出的水城画作品,题材无不来源于乡间,内容都“泥里来土里去”,“泥土芬芳”是其最显著特征。作品中,羊儿满山、鸡鸭成群,或田园风光溪水潺潺,或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记录乡村生活的充实美满,展现百业兴旺的喜气洋洋。这就是农民眼中的乡村之美。

在画作《月夜笙歌》前,火把节热闹的场景与抽象派几何图案结合,贵阳市民陈晶岩惊叹:“第一次接触水城画,画生活,画乡村,也可以很‘潮’,透过画面,能感受到田间劳作的辛劳与满足,体会到乡村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从乡土艺术到文化IP,水城画展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市场潜力。目前,水城区已完成水城画作品及文创产品版权登记2076个、专利注册18个、商标注册20个。近5年来参与水城画创作的人群中,年轻人的数量逐年攀升。今年2月,水城画第二代“95后”画师徐小迪带着画作到日本东京赴展时说:“如今水城画亮相过加拿大、日本等海外画展,成为了中国文旅IP的璀璨‘火种’。这不仅是艺术的代代相传,更是贵州独特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自2月起,水城区文化馆面向社会征集优秀水城画作品,并从遴选的优秀作品与水城区文化馆部分馆藏作品中,选出共120件画作参加“多彩贵州·画里水城”艺术展,此次展览从3月20日展出至6月20日结束。(姜雨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