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钟山区南开乡迎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第七十一届苗族跳花节。这场盛会不仅以热情的歌舞与技艺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更以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深度触摸历史脉搏,生动形象诠释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芦笙表演。
苗族蜡染和刺绣作为苗族世代相传的历史文化瑰宝,在跳花节上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蜡染成品色彩斑斓、图案精美,而刺绣则在方寸之间绣出了山水、花鸟与神话传说,每一针一线都流淌着苗族对自然与生活的礼赞。
来自乌克兰的游客瓦西里第一次到南开参加跳花节,就被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这里的人非常热情,苗族的芦笙也很特别,让我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集。”瓦里西说,待会自己也会上台演奏一曲小提琴曲。
在跳花节的趣味竞技环节,苗族生活的智慧与欢腾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斗鸡场上,雄鸡昂首争霸,引得观众欢呼如潮;“打鸡毛”比赛则以幽默的方式传递着苗族人与自然共生的哲思;而“喊歌对擂”中,高亢悠长的苗语歌声穿越山林,将赛场化作情感共鸣的海洋。
在压轴登场的芦笙王争霸赛上,多人齐奏的恢宏场面震撼全场。芦笙悠扬、舞步翩跹,当选手在音乐节奏中熟练地翻起跟头时,观众席瞬间沸腾。参赛者杨艳说:“通过这次笙王争霸赛的比赛,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希望往后的笙王争霸赛办得越来越好。”
“从来没见过芦笙表演这么‘燃’!传统乐器与现代活力碰撞,这才是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南开乡新缘社区支书祝福贵激动地说,这场音乐与体能的双重演绎,不仅展现了芦笙作为苗族“灵魂乐器”的感染力,更以创新形式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
“苗族同胞热情似火,非遗技艺让人看见了民族的基因密码。”“跳花节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随着表演的深入,观众们也掀起了一阵热烈讨论。
据统计,本届跳花节吸引游客超7万人次,年轻群体占比达70%。
“通过‘非遗+节庆’的创新模式,让跳花节从单一的民俗活动演变为文化传承的立体平台。这场盛会的成功举办也启示了我们,唯有让文化‘活’在当下,方能奔向更远的未来。”钟山区南开乡副乡长黎四现开心地说。(记者 赵庆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