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六盘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促就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24年我市9个以工代赈项目争取专项资金6469万元,同比增长126.8%;目前2025年已有10个项目纳入省级储备,其中2个项目获得2025年提前批中央预算内资金1311万元。通过高质量谋划、高标准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激发了低收入人群通过劳动增收的内生动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以工代赈在项目谋划、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各环节都有具体规定和要求,政策性极强。为加强政策宣传,市发改委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精心制作课件解读以工代赈政策,组织深入学习《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贵州省“十四五”以工代赈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并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指导项目谋划等方式,送政策服务上门,达到了较好的政策宣传效果。今年以来,累计培训200余人次,提升了全市发改部门和业主单位管理以工代赈项目的能力。

在项目谋划阶段,我市有关部门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劳动力摸排,掌握群众务工意愿,项目建设内容优先适合群众劳务的用工量大、技术门槛低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在项目准备和实施阶段,整合部门资源,通过以工代训、实操培训等形式提升群众,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技能,并积极组织参与务工,按时发放劳务报酬,推动就地就近就业。2024年,为保障9个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组织1500余人次参与以工代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吸纳农村群众务工1398人,发放劳务报酬1131万元,人均劳务报酬达8090元。

同时,我市以工代赈遵循“市级指导、县级统筹、乡镇组织、村级实施”原则,项目审批、申报、实施、验收及移交管护责任明确。市发改委拟安排市级前期费支持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县发展改革局组织部门开展联合审查,项目申报逐级评审,确保申报的项目质量好、能实施。严格落实资金项目全过程公告公示制度,按月调度项目进展及劳务报酬发放情况,有力督促项目按时建设。坚持县镇村三级验收制度,重点对群众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及项目赈济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竣工验收后,指导业主完善手续,及时将项目产权移交集体经济组织,确保项目发挥效益。2024年,全市9个专项资金项目有序推进,其中3个衔接资金项目全部建成,共完成投资4110万元,占专项资金的63.5%。

此外,我市严格按照国家、省推广以工代赈的工作安排,在实施好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外,全面推广以工代赈方式。2024年调整全市推广以工代赈工作协调机制,扩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研究提出2024年度适用以工代赈的市级重点工程项目清单,推广以工代赈的领域,已涵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以及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重点工程。2024年全市已推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6个,总投资10.4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7.49亿元,发放劳务报酬达1.27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