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杨松委员:传统特色两手抓 产业发展节节高

编者按

3月11日,《贵州日报》两会特刊《乡村振兴 做好“土特产”文章》一文中,全国政协委员、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党委书记杨松就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思考和打算。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农业支撑,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大湾镇,位于贵州屋脊韭菜坪的脚下,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现有的土地破碎贫瘠,过去,农业一直是当地发展的一项短板。全国政协委员、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党委书记杨松表示,为了在困境中破题,近年来,大湾镇转变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持一手抓传统、一手树特色。

围绕传统农业,大湾镇从优化粮种、科学种植方面入手。引进玉米“北玉8298”、马铃薯“云薯108”等耐密植、抗倒、高产的优良品种;推广玉米种植“一增五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高效高产技术,通过复合种植技术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增收100斤大豆。

围绕特色产业,当地重点从延链强链上下功夫。以菊花种植基地为轴,连片延伸产业链,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的产业链条,菊花加工厂带动药材、菌菇、蔬菜水果干等农特产品初加工超百吨。以肉牛养殖为依托,上游带动青贮饲料种植,下游带动生物肥加工还田,并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耕地机、收割机、全自动刮粪板等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延伸。此外,大湾镇还打造了“食用菌菌包培育+种植+加工+销售+采摘体验”“生态水产养殖+农家乐”等丰富的种植养殖产业链。

在传统农业和特色产业双发展的同时,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杨松说:“围绕‘宜机化’,大湾镇先后修建了上百公里机耕道,这也有效地改善了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为下一步机械耕作创造了条件。”

杨松表示:“下一步,大湾镇将围绕贵州‘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广农业机械覆盖使用,有序扩大马铃薯、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范围,提高产出效率,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中小微企业探索农产品粗加工、初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菊花茶加工厂产品种类,加快建设茶叶加工厂、生物肥加工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来源:《贵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