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长者版 » 今日凉都
正风肃纪扬清风——2022年六盘水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六盘水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924件98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6人,移送司法机关26人。

“小切口”整治“大问题”经验被写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报告并在全系统印发。

2022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显示,我市综合分值为93.15分,位居全省第三……

激扬风清气正,共筑海晏河清。2022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踔厉奋发,凝心聚力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正风肃纪反腐书写崭新篇章。

聚焦“两个维护” 强化政治监督

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铸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基因”。

认真履行监督首责,以有力政治监督践行“两个维护”。

紧盯“国之大者”跟进监督,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监督检查与重大决策部署“如影随形”。

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开展专项监督,透过业务查找纠治背后的“责、风、腐”问题1116个。

围绕学习贯彻国发〔2022〕2号文件,紧盯向上对接争取支持、政策项目落地实施、作风及廉洁问题等开展监督检查。

“小切口”监督推动“大治理”。

打造“选准切口—谋划方案—安排部署—监督检查—整改提升”的监督闭环,聚焦煤矿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72个,提出纪检监察建议10份。

开展市中心城区生猪屠宰行业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1个,首次以市监委名义向市政府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系统整治生猪屠宰行业乱象问题,有效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拧紧“加压阀”,让“关键少数”成为“硬核力量”。

协助市委组织81名市管“一把手”向市委常委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统筹用好主动约谈、谈话提醒、参加民主生活会等方式,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既防问责乏力,又防问责泛化,精准规范问责党组织15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87人。

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对政治上有问题、廉洁上有硬伤的党员干部“亮红灯”“踩刹车”,回复党风廉政意见2.3万余人次,其中提出暂缓或否定性意见138人次。

“三不腐”同向发力 提升惩腐效能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严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查“两面派”“两面人”,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0人。

查系统、系统查,重拳整治司法、金融、粮食、国企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从严查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驻六盘水市原办事处主任申时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委员李姿云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共立案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含指定管辖)27人。

聚焦“关键少数”,全市共查处违纪违法“一把手”31人。

行贿受贿是一根“毒藤”上的两个“毒果”。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斩断“围猎”之手。对金融掮客、司法掮客、工程掮客、债务掮客等坚决打击,立案查处行贿人员49人,协同有关部门对行贿人进行惩戒。

加强追赃挽损,决不让腐败分子“牺牲一个人、幸福一家人,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决不让行贿人“把领导干部拉下马,把真金白银揣进兜”,全年实际挽回国家损失近3亿元。

纪法震慑,政策感召,11人主动投案,78人主动交代问题。

严管有温度,厚爱有尺度。

层层“设坝”阻拦,防止“溃坝决堤”。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849人次,第一至第四种形态占比分别为50.7%、36.7%、6.7%、5.9%。

严管是锚,厚爱如帆。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有为者撑腰,对5名党员干部予以澄清正名。

开设“纪法门诊”,当好“保健医生”。对2021年以来受处分的461人进行回访,帮助其治“心病”、解“心结”,“有错”变“有为”。

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囿于审查调查,用“全周期管理”一体推进“三不腐”。

“惩、治、防”协同发力,协助市委制定并推动落实《关于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齐动手、全过程治理腐败格局。

以案释纪释法释德、促教促改促治,对19个案件开展“一案一整改”。

有针对性开展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六盘水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主题展厅被纳入“贵州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3500余人次干部群众到展厅接受党性和廉洁教育。

聚焦“一把手”等“关键少数”,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市直机关35岁以下正科级实职干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系好“廉政扣”,走好人生路。

植廉于心,寓廉于行。

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印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责任清单,稳步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村居、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国企、清廉民企、清廉家庭、清廉网络等“清廉单元”建设。

廉洁教育接力“上演”,联合市妇联组织全市80后县处级领导干部家属开展“凉都清风·家庭助廉”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家风助清廉”主题活动……

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廉政授课20余场次,向副县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10000余人次,制作微视频、微电影、动态长图等廉洁文化新媒体作品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刊播……

从严“惩”、系统“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初次检举控告同比下降30.68%,其中收到对县处级干部的初次检举控告同比下降28.74%。

严纠深治“四风” 筑牢作风堤坝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徙木立信,化风成俗,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守牢中央八项规定铁规矩、硬杠杠,坚决防止“四风”顽疾反弹“回潮”、死灰复燃。

以案看“风”,以“风”寻腐。

“风腐”同查同治,开展“酒风”地方病专项整治,发现并处置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131个,发现并处置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9个。

靶向纠治“顽瘴痼疾”,让铁纪“长牙”、发威。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27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76人,党纪政务处分86人。

坚决查处抓贯彻落实、抓高质量发展和维护群众利益工作中的不担当、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着力纠治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

瞄准“靶子”,猛药祛疴,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8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9人,党纪政务处分73人。

堵漏扎笼,常抓常管,推动有关部门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45项。调研开发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探析》课程被评选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首批好课程。

越往后盯得越紧、执纪越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53起60人。

执纪执法为民 增进民生福祉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民生情怀,用心用情用力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以铁纪守护民生“蛋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管牢“微权力”,查处“微腐败”。坚决铲除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常态化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打伞破网”,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36件171人。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推进全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查粮仓“硕鼠”“蛀虫”。

盯责任、盯政策、盯帮扶、盯项目、盯资金,聚焦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跟进监督,强化对乡村振兴项目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79个。

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围绕全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房地产开发和国企项目等重点行业领域欠薪问题整治等开展专项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2个。

督促管好用好群众“保命钱”“救命钱”,开展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办理问题线索26件,追责问责53人。

架好信访举报“连心桥”,集中力量开展重复举报专项治理,全市重复举报同比下降36.68%。

注重形神兼备 擦亮巡察利剑

用好政治巡察“显微镜”“探照灯”,推动巡察工作提质增效、换挡升级。

下好“先手棋”,制定八届市委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巡察工作计划。

监督不搞“千人一面”,量身定制、分类细化650余条巡察监督清单,促进市县巡察组“按图施工”、照单巡察。

建立完善书记专题会报备材料分析通报、联系指导县区巡察工作等制度37个。

坚持“板块轮动、系统联动、分类安排”,紧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等开展两轮常规巡察,市县两级共完成77个市县直单位、122个村(社区)的巡察工作,发现问题1716个、问题线索145件186人。

把准巡察重点,制定《关于在巡察中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实施办法》,发现“一把手”履职不到位方面问题144个。

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

探索推行“现场会商+复盘谈话+下发提示”调研督导研判做法,组建巡察指导督导组,对各市(特区、区)巡察工作全覆盖指导督导,推动全市巡察工作协调联动、同频共振。

统筹分类推进村(社区)巡察,采取重点直接巡一批、巡乡带村延伸巡一批、市县联动巡一批、巡部门带村机动巡一批“四个一批”有效做法,发现问题841个、问题线索59件70人。

“问题墙”上亮问题,“回音壁”里听回音。截至目前,七届市委巡察和八届市委第一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分别达99.87%和94.37%。

从严建设队伍 锻造过硬铁军

“铁肩膀”才能挑起“硬担子”,“自身正”才能“自身硬”。

一以贯之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铁军。

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广泛学习研讨、深入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共开展集中宣讲40余场,受众1600余人次。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开展10项重点工作领题调研,推动破解难题、固强补弱。

创新推行“353”学习载体,打造理论辅导、政策法规、业务辅导“3个课堂”,讲好党史、党性、廉洁、履职、党课“5个故事”,创造评选一批好故事、一批好课件、一批好党员“3个成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听筒”为“话筒”。

烧旺党建“熔炉”,淬炼忠诚卫士,组织开展“驻村故事我来讲”等主题党日活动。

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扎实推进全员培训,组织27名优秀年轻干部在驻村帮扶中磨炼历练。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管好用好“治权之权”。

深化拓展“室组”“组组”协同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促进能力和质效“双提升”。

认真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实行派驻机构到重点监督单位驻点办公。用好考核“指挥棒”,制定派驻机构监督工作和业务考核“两个办法”。

持续擦亮派驻监督“探头”,构建“坐班监督、参会监督、实地监督、切口监督、核查监督、联动监督”+“探索创新”的“6+N”监督机制。

严明铁纪,建设铁军,打造铁案。

强化问题线索处置的全流程指导把关,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探索推行乡镇案件集中审理工作机制,案件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与审计、统计等部门建立线索双向移送工作机制,与司法机关联合印发加强和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强制措施执行衔接机制的规定,促进纪法规范有效衔接。

自照“手电筒”,自念“紧箍咒”,构建“五位一体”内部监督体系,动态更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260余份,全覆盖开展廉政谈话和政治家访,重点对新进、新提拔纪检监察干部强化警示教育。

创先争优,见贤思齐,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有7名个人和10个集体荣获市级以上表彰,1名纪检监察干部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砥砺奋进开新局,凝心聚力谱新篇。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持之以恒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幸福六盘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施纪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