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前沿部门,11月29日,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市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国发〔2022〕2号文件发布实施以来,六盘水市上上下下备受鼓舞、干劲十足,各级各部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及时建立贯彻落实工作机制,认真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政策争取,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国发〔2022〕2号文件提出重大政策103项,其中涉及六盘水94项(普惠政策93项,明确支持六盘水1项)。
土地政策方面:按照水利工程坝区和淹没区用地按建设时序分期报批支持政策,全面梳理在建及规划水源工程相关情况并复核准确最新用地范围,将2011年以来已建、在建但未办理用地手续的59座水库和142座拟建水库用地矢量、用地需求数据等相关资料报省。有序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制定工作,其中六枝特区、盘州市、钟山区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制订听证工作,水城区完成前期相关资料的收集。
乡村振兴方面:细化落实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资金、人才、社会力量、土地政策等支持帮扶力度。2022年全市获批省级以上衔接资金87495万元,立项审批项目322个。围绕产业提质增效、配套设施资金投入4.3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36个,带动20余万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增收。
改革开放方面:积极支持六盘水高新区申建国家级高新区,指导红果经济开发区开展省级重点开放型经济开发区创建工作。六盘水智慧城市转型升级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2022—2024年备选项目规划,贷款总规模达4亿美元。
科技创新方面:组织市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申报中央引导地方资金中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项目。聘任11位中科院专家为六盘水市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方面:围绕智慧矿山、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推动大数据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大数据与工业融合标杆项目培育对象8个,大数据与工业融合示范项目培育对象55个,融合带动工业企业户数101户。纳入工信部监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00万口径)企业5家,收入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4.7%。组织大数据等领域企业申报2022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已完成对《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等2022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积极做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资金管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组织水城区申报林业碳汇试点县建设项目。积极引进碳汇开发合作企业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结合实际稳步探索推进。组织发耳产业园区、钟山产业园区申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到国家2022年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9695万元;获批4个2022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获资金2742万元;争取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450万元、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1291万元,用于低产林改造和森林抚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9.81平方公里。
重点领域安全保障方面:积极谋划煤炭储配基地项目,抓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盘州市煤炭仓储物流交易中心、水城区煤炭仓储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推进较好。大湾2×660兆瓦低热值煤电项目、盘南2×660兆瓦低热值煤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获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 (记者 赵庆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