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方案的通知》(六盘水府办函〔2021〕16号)的精神,2021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系列部署,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着力抓好“一网通办”“贵人服务”品牌建设、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等工作,助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本报告由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编制,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报告的电子版可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六盘水站点)网站下载。如需咨询,请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联系(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路428号,邮编:553001,电话0858—8205618)。
一、总体情况
(一)主动公开
1.加强品牌推广宣传。一是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拓展“贵人服务”品牌应用场景,将全省统一的“贵人服务”logo广泛运用于政务大厅门头、标识标牌、服务柜台、评价器、背景墙、工作证、文化墙、水杯、办公用具等,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二是积极挖掘工作中的创新做法、特色经验,对“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一窗改革2+2模式”等重点改革、“延时服务”“不打烊服务”等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便民举措,以及“贵人服务”品牌创建典型案例等进行认真总结,积极联动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今年共计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发布稿件90余篇。中心在2021年省对市州政务服务业务考核中“贵人服务品牌创建”指标得分99.84,排名全省第一。
2.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建成包含1个市级、4个县级、105个乡级、1132个村级的四级全覆盖的“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探索“政务服务+银行”模式,在全市17个建行网点柜员机上提供60个简易事项的查询和办理,实现“就近办”“多点办”。打通公安人口库、工商法人库、民政社会基础信息等133个系统数据接口,完成市场监管、税务、医保等领域523项事项全程网办,38个国垂系统、58个省级自建系统与贵州政务服务网的数据融通工作。2021年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6万余件。
3.强化办事指南公开。领取通办事项,配好通办设备和人员,建立视频协助、材料流转等机制,设立7个“全省通办”窗口受理729个事项。及时组织部门梳理“全省通办”清单,打牢“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基础工作。定期向进驻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自查自纠的函,要求部门举一反三,查找办事指南中存在的问题,已明确不属于全省通办事项的立即整改,属于全省通办事项的,核实无误后,通过通办系统报错机制向省直行业主管部门报送。在中心贵州省政务服务网六盘水站点公开“全省通办”事项清单,详细告知申请人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要素,并通过贵州政务服务网六盘水站点等渠道向社会公布,让企业群众、窗口人员看得懂、能办事、快办事。2021年公开“全省通办、一次办成”办事指南1000余条。
4.优化“一号”热线运行。完成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更名,采取整体并入、双号并行、设分中心、规范名称四种归并方式对我市开设的17条便民服务热线进行优化整合。建成热线系统工单系统平台,实现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系统“受理、转办、承办、督办、办结、回访”闭环运行流程,并印发《六盘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规范了热线诉求工单的受理、转办、承办、督办、办结、回访等工作流程。2021年,12345政务服务热线呼入量132446件,办结132249件,办结率99.85%,积极为实现社会动态跟踪、民生热点洞察、政府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支撑。
(二)依申请公开
2021年,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建立传真、信函、网络、现场受理等申请公开渠道,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及时调整完善信息公开指南及依申请公开说明。2021年,我中心并未接到相关申请,没有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举报投诉等情况。
(三)政府信息管理
一是抓好信息公开制度落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中最新要求,及时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二是严格执行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严把政治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公开信息严格履行审核程序, 未经审核不得发布。按照撰写人—科室负责人(初审)—分管领导(二审)二级审核程序办理,明确专人负责政务新媒体的运行和管理,确保信息公开规范有序、及时高效;三是
落实好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修改完善并严格遵守《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网络安全突发事项应急处置规程》《市政务中心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每天对政务服务网六盘水站点危险行为和异常数据进行监测并向分管领导汇报,筑牢网络阵地安全。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一是强化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参照《贵州省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结合职责和工作实际修改完善中心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清单,并依照清单及时保障信息更新。2021年,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更新信息105条;二是强化微信公众号建设。及时利用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六盘水市政务服务工作动态,全省、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一窗改革”等重大改革和积极进展,以及相关办事指南、操作方法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2021年,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29条;三是强化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在政务大厅一楼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分类摆放了国家、省、市制发的涉及“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文件,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公报、“全省通办、一次办成”办事指南等,供群众查阅。四是召开新闻发布会。依照2021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于2021年11月5日召开六盘水市“7×24小时”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就我市“7×24小时”政务服务站运行情况进行了通报,介绍了其站点功能、作用,并回答了媒体和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切实发挥好政府“传声筒”的作用。
(五)监督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开展,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牵头科室抓落实的工作措施;二是加强督查考核。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中心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明确考核细则,定期和不定期对本中心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发挥目标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三是积极整改落实。接受市电子政务办对中心的实地督查调研,根据市电子政务办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及时有序推进整改。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是队伍业务能力不强。政务公开工作发生新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心政务公开工作还有跟不上、不适应的地方,从事政务公开工作的工作人员为兼职,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且缺乏相关经验,下一步将继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并加强对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以更好完成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二是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有时存在更新内容不及时、不完善的情况,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逐步完善责任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中心部分科室还存在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政务公开是办公室的工作,无法形成推进政务公开更好开展的工作合力。中心将利用政治理论学习、周例会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学习政务公开相关工作内容和要求,持续将政务公开纳入目标考核,发挥目标考核对政务公开的激励导向作用。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