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2045957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08-09-06 16:31:00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六盘水市1990年财政决算和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1991年4目17日在六盘水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六盘水市财政局局长徐增昌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1990年财政决算和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1990年财政决算
1990年,我市财政工作在中共六盘水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全市国民经济进一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全面地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
1990年的财政预算,年初市二届人火第五次会议批准为收入17,000万元,支出15,800万元。在预算执行中,根据省追加的专项拨款,对预算作了部份调整,经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批准,收入预算仍为17,000万元,支出预算变更为20,218万元。由于省在下半年又追加专款4,408万元,调入补粮基金B30万元,备级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将当年超收数安排了必要的支出914万元,经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批准,调整预算支出为26,170万元。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7,97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5.74%,比上年增长13.84%,增收2,185万元,全年财政支出完成24,91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5.2%,较上年增长0.96%,增加支出238万元,当年收不抵支29万元,基本上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1990年是”七五”计划的最后一?年。1990年与1985年相比,全市财政收入增加8,734万元,增长118.12%,年平均增长16.90%。财政支出增加12,147万元,增长99.29%,年平均增长14.8%。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自给比例,由65.92%上升到72.51%,增加6.53个百分点。五年问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9,911万元,比“六五"时期增加43,955万元,增长169.34%,财政支出累计101,017万元,较“六五”时期增加63,284万元,增长167.72%,财政支大于收的差额,主要是“七五”时期省专项拨款比“六五”时划增加25,622万元。1987年省分配我市中央借款2,164万元,1988年省调整财政体制,核定我市由省定额补助574万元调整为每年定额上解省1,345万元,后因省决定增加搞活县级财力500万元,进体制不进基数,将我市的定额上解调整为845万元。“七五"时期财政收支都发生了较火变化。从收入方面行,随着全市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扩大以及价格因素,财政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同时国家新设置了一些税种,调整了一些税种的税率,也相增加了一些财政收入。工商税收是我市财政收入的支柱,“七五”时期累计完成56093万元,较“六五"时期累计22,2927了元,增加33,801万元。从支出方面看,基本保证了改革的需要,增加了农业、教育、科学、城市建设和部分重点项目的投入。“七五”与“六五”相比,农业投入增加7,188万元,增长159.52%;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增加12,087万元,,增长101.72%;行政及公、检、法支出增加9,283万元,增长129.49%;价格补贴支出累计完成19,958万元,加上粮食企业亏损补贴6,173万元,累计达26,131万元,“六五”期问基本上无这方而支出;固定资产投入增加6,394万元,增长94.25%,增加部分土要用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卷烟厂和归还以前年度基建欠款。在体制上,市财政按照“放权、搞活"县级财政的思路,以1987年实际收入为基数将云盘税务分局和盘江分局分别下放给六枝特区和盘县特区。对六枝特区实行超收个留,三年六枝特区共得超收好处:852万元;对盘县特区实行超捧数部份四:六分成,三年盘县特区共得超收好处4367万元;对水城县和钟山区,确定收入基数后,也实行超收全留,并在专项投入方面给予顾照。市财政每年还下划资金500万元,加省财政配套500万元,三年投入3,000万元;为搞活县级经济,注入了较大活力。仅上述两项,市级财政从体制上让给特区、县(区)的好处为1,288万元,搞活县级配套资金3,000万元,合计为4,288万元。“七五"期间,我市顾全大局,在累计完成中央借款8,056万元,又承担了新增加的粮食价差,亏损和加价款5,352万元的情况下,超额完成了全市财政收支计划,这是在中共六盘水市委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改革开放不¨治理整顿的方针以及一系列经济政策的结果。
(一)1990年财政收入各项曰完成情况
工商税收完成1_5,230万元,为调整预算14,500万元的105.03%,较上年12,587万元增长21%,增收2,643万元。
农牧业税完成774万元,为调整预算888万元的87.16%(剔除政策性灾欠减免105万元,为预算的104.88%),较上年796万元,减少2.76%,少收22万元。
国营企业所得税完成990万元,为调整预算1300万元的76.15%,较上年1,289万元下降23.2%,减少299万元。
国营企业调节税完成了133万元,为调整预算238万元的55.88%,较上年267万元下降50.19%,减收134万元。
国营企业上交利润完成29万元,较上年8万元增长262.5%,增收21万元。。
国营企业计划亏损完成435万元(不包括粮食企业亏损退库,省应补部份1,505万元),为调整预算893万元的109.3%,较上年195万元增长122.31%,增加亏损退库240万元。
专款收入完成448万元,为调整预算280万元的160%,其中:排污费收入完成316万元,较上年379万元下降16.62%,减收63万元。(新开征两项专款水资源费完成31万元,教育货附加完成101万元)。
其他收入完成801万元,为调整预算300万元的267%,较上年820万元下降2.3%,减少19万元。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完成157万元,为调整预算132万元的118.94%,较上年83万元增长89.16%,增收74万元。
国营企业承包收入退库完成152万元,为调整预算240万元的63.33%,较上年244万元下降37.3%,减少退库92万元。
(二)1990年财政支出各项目完成情况
1990年全市完成财政支出24,913万元,为调整预算26,170万元的95.20%,较上年24,675万元增长0.96%,增支238万元。其项目完成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完成6217了元,为调整预算650万元的95.54%,较上年460万元增长35%,增支161万元。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完成170万元,为调整预算180万元的94.44%,较上年306万元下降44.44%,减支136万元。
简易建筑费完成40万元,为调整预算40万元的100%,较上年87万元下降54.02%,减支47万元。
科技三项费用完成61万元,为调整预算65万元的93.85%较上年32万元增长90.63%,增支29万元。
流动资金完或420万元,为调整预算420万元的100%,较上年200万元增长110%,增支220万元。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完成1,830万元,为调整预算1,820万元的100.55%,较上年1,551万元增长17.99%,增支279万元。
农、林、水事业费完成1,005万元,为调整预算1,000万元的100.5%,较上年864万元增长16.32%,增支141万元。
工、交、商事业费完成110万元,为调整预算150万元的100.5%,较上年231万元下降35.06%,减支81万元。
城市维护费完成837万元,为整顿预算820万元的102.07%,较上年847万元下降1.18%,减支10万元。
城镇青年就业镄完成7万元,为调整预算20万元的35%,较上年43万元下降83.72%,减支36万元。
文、教、卫生事业费完成6,206万元,为调整预算6,200万元的100.10%,较上年5,120万元增长21.21%,增支1,086万元。其中:教育事业费完成3,722万元,为调整预算3,700万元的100.59%,较上年3,099万元增长20.1%,增支623万元。
科学事业费完成64万元,为调整预算65万元的98.46%,较上年50万元增长28%,增支14万元。
其他部门事业赞完成751万元,为调整预算750万元的100.13%,较上年500万元增长50.2%,增支251万元。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完成681万元,为调整预算827万元的82.35%,较上年692万元下降1.59%,减支11万元。
国防支出完成57万元,为调整预算5万元的100%,较上年5万元持平。
行政管理费完成3,414万元,为调整预算3,420万元的99.82%,较上年2,806万元增长21.67%,增支608万元。
公检法支出完成1,281万元,为调整预算1,280万元的100.08%,较上年1,053万元增长21.65%,增支228万元。
价格补贴支出完成5,362万元,为调整预算6,073万元的88。29%,较上年6,887万元下降22.14%,减支1,525万元。
支援不发达资金完成498万元,为调整预算587万元的84.84%,较上年706万元下降29.46%,减支208万元。
其他支出完成1,142万元,为调整预算1,161万元的98.36%,较上年1,823万元下降37.36%,减支681万元。
专款支出完成368万元,为调整预算637万元的57.77%,较上年412万元下降10.68%,减支44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7,975万元,省财政专款补助8,115万元,调整收入任务增加补助数96万元,(省补助实际数为1,601万元,扣除已拨付粮食企业亏损退库1,505万元),其他补助1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53万元,调入补粮基金630万元,全市财政总收入为27,486万元。全市地方财政支出24,913万元,定额上解省845万元,专项上解省253万元,地方政府购买有价证券1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I物2万元,滚存结余中排污费及水资源结余269万元,按规定站转下年支出1,127万元,净结余66万元。
以上决算是按照国家财政部统一决算办法编制的。但实际情况是:除上述结转外,还有以前年度欠拔粮食资金1,400万元,当年新增调粮费用1,48万元,合计1,548万元,均作挂帐处理。扣除决算中反映净结余66万元,1990年财政平衡实际情况为累计赤字1,482万元,较上年向人代会报告1989年累计赤字1,453万元增加赤字29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但是,由于各级收支增长情况不一、赤字的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市级赤字850万元,较上年511万元增加339万元,各特区、县(区)财政赤字略有下降。
(四)1990年的财政工作
一年来,在我市财经工作遇到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能全面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并基本上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这一成绩是来之不易的。这是在中共六盘水市委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是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反映。1990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大力组织财政收入。
各级党政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从年初就抓紧组织财政收入、使财政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势头,在年底,针对企业由于资金紧缺,大量拖欠税款的情况,及时组织财税和金融部门,采取帮助企业清理三角债,旧笼货款,筹措资金等办法,帮助企业缴纳了拖欠的各种税款。税务部门建立健全岗位责仃制认真整顿税收秩序,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纠正越权减免,实行“征、管、查"分离,加强基层建设工作,超额完成了工商税收任务。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加强了企业收入和农业税的征收工作,并将各级各部门应上交财政的收入征收入库。同时,特种国债券和国库券推销任务完成911.29万元,超任务53%,通过各方面的通力协作,超额完成了九0年的财政收入任务
第二、抓销促产,努力开辟财源
去年以来,由于企业普遍遇到市场疲软,资金短缺,产品积压等困难,各.级各部门把争取整个经济形势的好转放在首位,做了大量工作:
一一积极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从年初就将“双增双节"指标层层分解、逐级下达落宴到企业。并深入到部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进行经济潘动分析。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初步完善内部经营机锕j,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资金符理制度,使“双增双节"运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一发展多种形式的横㈣经济联合,促成了部分企业的联营,兼并和租赁,使这些个业有了活力,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产品销路有所扩大,开始走出了困境。
一一为部分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搞活流通提供帮助。据统计全市财政共投入流动资金420万元、提前或及时拔补财政计划亏损补贴434万元,兑现承他收入退库152万元,为帮助企业减轻困难,对11户国营企业84~89年期间的市技改基金贷款961万元进行豁免。对小型企业的所得税改按月征收为按季征收,此外还运用财政各种间歇资金为企业提供短划的贷款,从而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紧张状况,帮助仓业渡过了暂时的困难。
一一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全市共投入172万元技改资金,支持了部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项目。
第三、坚持有序支出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保证必需。
在我市财政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好正常需要与经济发展后劲的矛盾,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一一突出重点,把吃饭调粮资金的筹集放在财政工作的重要位置。86年粮食财务计划下放以来,我市粮食负担日益加重。为解决调粮资金的需要、我市各级财政除在预算支出中安排了部分调粮资金外,又报请省政府批准,开展补粮基金的征收工作。90年全市征集补粮基金6,30万元,缓解了我市调粮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到年底共拨付各项粮食款6650万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负担部分1422万元。
一一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需要。一是继续增加农业投入,加强了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她设,重点支持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以及“菜篮子工程"利“温饱工程”的建设,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二是在我市基建投资下降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财力保证了响水河电站前期工程、市卷烟厂、水厂及明湖路等重点项目的投资需要,三是增加教育经赞,改善了办学条件。90年全共完成3,722万元的教育事业费支出,较…1年同期增长20.1%;四是增加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经费开支。对党政干部培训,工、青、妇的活动、公、检、法司完成防范和严打任务的经费给予了保证;五是对企市农业服务体系、乡村电话、广播以及计划生育站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俅证。
在保证重点的同时,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严格基建投资概、决算审核;严格会议费,公用经赀、公赀医疗费监督管理;严格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90年我市非专控指标和专控指标分别占省下达指标数的99.2%和99%。
第四、继续贯彻治理整顿的方钭‘、深化财政改革。
一一本着“火稳定、小调髂”的原则和确保蚶政收入稳定增长,并照顾到企业发展后劲的精神,落实了部分企业的第二轮承包,对少数不适合继续承包的企业实行了目标责任制。
一一搞好财政信用工作。积极组织发放、监督管理和清理回收各项财政信用资金、初步发挥了财政信用在扶贫、支持经济发展和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培植后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方而的作用,市财政信用工作开展以来,到90年底止,共组织发放信用资金671万元,扶持了90多个生产项目。
一一我市区(镇)财政已由过去的建立健全阶段转入巩固提高阶段。省在我市召开的全省(西部片区)区乡财政会议、交流了区乡财政建设的经验,推动了我市区、乡财政建设。乡级财政也在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建立乡财政221个,已下放收支,建成一级实体的98个。区乡财政的建立和完善,调动了区乡党政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一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部分有收入的事业单位实行了由全额预算管理向差额和定额预算管理的过渡。打破公费医疗经费大锅饭的状况,制定和实施了体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部分的公费医疗经费包干管理办法。
一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市级行政单位及部分市级企业的固定资产和产权进行了登记,清理和划拨。参与第二轮承包工作,通过对承包合同中的资产,财务指标的严格考核、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增值。
一一按政策认真筹集资金,建立起农业发展基金、科技发展基金和林业发展基金。全市共筹集并存人财政专户的农业发展基金584.69万元,育林基金43.23万元,建立起社会救济基金70万元。
一一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对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企业主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90年全市共存入户数139户,存人金额535万元,较上年增长74%。
第五、认真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治理“三乱",把“三大检查"和严肃法纪,惩腐偶廉、治理“三乱"结合起来是今年大检查工作的一个特点。在90年三大检查中,全市共派出检查组124个,参加检查的人数达412人,通过深入发动和广泛宣传,严格政策界限,坚持依法办事,查出了909起违纪问题。共查出违纪金额905万元,其中应入库金额819万元,已入库683万元,入库率为83.34%。同时,治理“三乱"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各种罚没收入和各种1恢赞进i。7T初步的清理,建立了统一收据,颁发了罚没和收费许可证制度,规范管理。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财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销促产,调整支出结构,埔恤财源,为促进我市经济利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实现我市社会稳定、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市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为财政提供收入的高税率产业。现有产品由于高统配、低价格、低税率,严重制约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全市22户国营工交企业亏损15户,亏损面达68%,亏损总额达4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较上年下降83.12%。1990年全市国营企业所得税、调节税较上年少收433.2万元。三是非生产性“刚性”支出增长较大,1990年全市仅调整工资、增加奖励工资州交通赞等支出就达1,200万元。四是粮食负担沉重。1990年尽管粮食价格回落,但是全市地方财政粮食负担仍高达18,06万元(不包括超亏超调粮食负担)。五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生广正经营中忽视投入产出比例关系,不注重经济效益,违反财经纪律,铺张浪费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甚至十分严重。由于以上这些因素所致,我市连续四年出现财政赤字,财政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为了缓解财政困难,我们要进一步贯彻治理整顿方针,继续坚持过紧门子,开源节流,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一、1991年财政预算草案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继续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我市顺利完成“八五"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今年财政预算安排既要体现继续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又要着眼于“八五"以至今后十年我市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
今年我市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但由于我市连续四年出现财政赤字,粮食负担逐年加重,而财政收入又因受限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企业效益下降,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增长,我市今年财政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为此,今年的财政预算安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开辟财源,确傈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继续坚持紧缩方针,调整支出结构,必须体现“过紧日予"的精神,做到“紧中有活,有保有压",严格遵照预算支出的顺序,保调粮,保工资,保重点建设,适当增加对农业、教育科学事业的投入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必要的资金,其他各项支出大体维持去年的水平,有些项目还要有所压减;通过深化改革,压缩财政补贴,逐步减轻财政负担;坚持总量平衡,量力而仃,不打赤字预算。
根据上述原则和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今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9,500万元,比90年完成实际增长8.48%,分项安排情况:
工商税收安排17,000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11.62%。
农业税收安排907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17。18%,这是根据省下达任务数安排的。其中农林特产税和契税安排37万元,较上年实琐增长27.59%。
国营企业所得税安排1,100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11.11%。
国营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安排467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7.36%。(其中粮食企业亏损补贴安排173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110.98%)
国营企业上缴利润安排25万元,较上年实绩减少13。79%。
专项收入安绯405万元,较上年实绩减少9.6%。(其中教育附加安俳205万元,较¨上年实绩增长102.97%)
其他收入安排500万元,较上年实绩减少37。58%。
国营企业承包收入退库安排150万元.较上年实绩减少1.32%。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安排180万元,较一年实绩增长14.65%。
地方当年财政收入预算19,500万元,减去定额上解845万元,专项上解305万元。地方政府购买债券50万元。全年可供安排的财力为18,300万元,较上年预算可供安排财力15,800万元增长15.82%。各项支出的安排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安排700万元,与上年预算(下同)持平。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安排300万元,较上年增长20%。
科技三项费用安排45万元,较上年增长12.50%,
流动资金支出安排100万尤,较上年下降50%。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安排1,700万元,较上年增长13.33%。
农林水气事业费安排800万元,较上年增长29。03%。
工交部门事业费安排100万元:较上年增长42.86%。
商业部门事业费安排40万元,较|上年增长11.11%。
城市维护费的安排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42。86%。
文教卫生事业费安排5,360万元,较上正增长16.65%,其中,教育事业费安排3,760万元,较上年增长19.55%。
其他部门事业费安排480万元,较上年增长75.18%。
抚恤与社会救济费安排250万元,较上年增加150%。
科学事业费安排70万元,较上年增长27.27%。
行政管理费安排3,000万元,较上年增长40.19%。
公检法支出安排800万元,较上年增长33.33%
价格补贴支出安排1,400万元,较上年下降39.13%,不足部份由征集补粮基金解决。
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支出安排750万元,较上年增长36.5倍,主要是安排以工代赈项目。
其他支出安排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61.290/6。
专款支出安排405万元,较上年增长44.64%。其中,教育附加支出安排205万元,较上年不可比。
1991年财政收入预算虽然较上年实际增加1,525万元的财力,但支出的需要更大。今年由于粮油财务体制进一步下放,全市市县财政新增粮食负担近750万元,以工代赈配套资金751万元,市级财政新增农业200万元,仅此几项就新增财政支出1,701万元,还有其他方面的拼盘资金,配套资金等支出,大大超过了新增财力部分,而省在继续顺延现行的财政体制的情况下,不可能增加更多的专款补助。因此,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财政形势仍然严峻,本着不打赤字预算的原则,今年的收支盘子既考虑了企业的提高效益,挖潜增收因素,又考虑了中央和省将出台的粮油体制改革的增支措施,总的来讲,今年的预算盘子是积极的,也是留有余地的,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决贯彻紧缩的财政政策,搞好治理整顿,严格预算约束,深入贯彻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打好“八五"第一仗。
三、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确侏完成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而努力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召开,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制定了指导方针,省委六届五次全会及市委一届十次会议的精神,为我们“八五"乃至今后十年的国民经济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社会政局的稳定又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3亿元大关,农业也在大旱之年夺得丰收,工业扩建项目也相继运行投产。此外国家为保进生产,启动市场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控力度的措施正逐步到位,将进一步显现出预期效益。这些都是我们完成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条件,有利的因素。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市国民经济发展最根本性的企业经济效益仍未有明显的好转,食业资金紧缺的状况也不可能迅速得到缓解。财政资金的需求量与可供量之间的矛盾仍十分尖锐,完成今年财政收支任务的难度继续加大。历年累积起来的巨额赤字仍然挂起,难以消化。所有这些都将给我市今年的财政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和困难,而i对上述情况,我们既要看到整个经济形势好转将为财政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外部环境,义要充分估计到财政工作的艰巨性,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化解消极因素,踏踏实实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这样,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是一定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的。
第一狠抓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摆脱财政困境的根本出路
企业经济效益差是我市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造成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近几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上交财政的利润不断下降,亏损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财政近期的困难,也使财政赖以生存的财源后劲不足。从我市企业的现状来看,无论在消耗、质量、品种、技术,还是在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多数企业实际还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许多财务指标不断下滑,企业的潜力是极大的。
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衔切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扭亏增盈的目标是:工业企业的物资消耗要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工交商企业的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和商业流通费、扣除工资、利息、折旧开支外,要比上年节约5%,工商企业的经营性亏损要降低50%,政策性亏损不准突破财政核定的指标。上述各项扭亏增盈经济指标必须切实加以落实,使之年终能够兑现,并将成果反映到财政上来。
第二大力发展经济、培植涵养财源
经济决定财政。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培植地方财源,是我市财政问题的关键。从实施“八五"计划第一年起,我们要结合市内资源优势,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发展农业、轻工业、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优势,着重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根据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走集约联办,加工增值、减重增值的路子。同时,要积极引导预算外资金向重点产业的投入,培养后续财源。当前,我市县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产业政策,支持效益好,能百凄增加财文收人的经济项目。要认真抓好上交地区的财政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扶持鼓励措施,帮助县乡发展经济,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实力。悯时,要认真抓好财政补贴地区的财政工作。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投入和责任机制,把国家财政的各项补贴真正用于发展经济,促使县乡提高财政的臼给能力。
第三强化税收管理、积极组织财政收入
要从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入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财政增收。
一一坚持依法治税。要大力宣传税法,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主动交纳膨㈠教闲宗的各项税款,对企业收回的货款要按照税、贷、货利的顺序限证税款足额入库。峪决堵塞财政收入上“跑、冒、滴、漏"的口子,该收的必须征收,该管的必须依法管理,对各项收入都进行认真清理、坚决杜绝拖欠占用财政收入的行为。
一一强化税收的管理,对于商税收、企业收入、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耕地占用税和其他收入的征管工作,要建立健全责任制,从年初即抓紧组织落实,按月征收入库,要认真做好农业税减免工作,把减免指标真正落实到灾户手中,坚决制止随意挪用农业税减免款的现象。
第四、继续坚持紧缩方针,严格控制预算支出,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
从我市国民经济的各种因素和财政的现实状况分析,在今后一段时问里,经常性的财政收入不可能出现很大幅度的增长,财政资金供需紧张的矛盾也一时难以缓解,这样增收和节支就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在坚持有序支出、严格预算约束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倡过紧日子的原则,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预算支出。
一一对非生产性支出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今年,各地、各部门原则上要冻结机构、编制、车辆和人员津贴、补贴、奖金的标准、并全面清理整顿行政事业费开支的范闱、项目和开支标准,在清理的基础上,分圳制定合理的标准和定额,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正确引导和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逐步改进预算管理体制,对有稳定收入的事业单位要实行差额预算管理体制,有条件的还应逐步向企业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方式过渡,更进一步完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
一一在生产性支出方面,要特别在资金的使用效益上下功夫。今年我市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安排的技改资金,要力求保证重点,改善产品结构,使资金真正用于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物质消耗方面,做到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在基本建设支出上,要保证重点,精打细算,注霆节约。实行投资包干,争取建设一个,成功一个,使千方百计挤出来的财政建设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这几年支农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第五、继续深化财经改革,增强财政经济活力。
为使我市财政逐步走出困境,要紧紧凼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不断推进和完善各项财经改革措施。
一一在中央和省暂不改变现行财政体制的前提下,市对各特区、县(区)的现行财政体制不变。
一一坚持和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分配。工效挂钩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克服“重包轻管”“以包代管”的思想,严格按合同办事,确保完成上缴任务,不能包盈不包亏,进一步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及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一一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第二轮企业承包工作,核准承包企业的国有资产基数,考核其保值和增值的情况,维护国有资产权益。要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的准备工作,促使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一一充分发挥财政信用在支持县乡经济发展和挟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择优扶持投资少见效快,收效大的“短、平、快"项目,开发后备财源。同时,积极运用以财政资金引导社会零散资金用于重点投入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在发展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对前些年已到还款期的财政信用资金,要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收回。
一一继续搞好农业发展基金、育林丛金、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公路发展基金和科技发展基金的征集管理工作,搞好人民教育基金和救灾基金的征集和管理工作,要针对有的部门不积极筹集,乱支乱用和不设专户存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一积极筹措补粮基金,深证吃饭调粮资金的需要,,做到按季征收,抓紧抓好今年补粮基金的征集入库工作。
一一积极配合乡镇政权建设,区别不同情况,搞好乡镇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切实担负起一级财政的职责。
第六、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严肃财经法纪
整顿财税秩序是治理整顿的重要内容。治理的出路,是要强化财政法制建设,各方丽都要依法办事。各级财税和财务会计部门更要做遵纪财经法纪的模范。治理“三乱"的工作正在深入开展、各级财税部门要与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将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迅速贯彻下去,经过认典治理,真正将企业单位和群众的不合理负担减下去,同时,把财务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认真开展起来,坚决杜绝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再度发生。
各位代表,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市委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各级各部门们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的财政预算任务是一定能够圆满实现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