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2045956 | 信息分类: |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08-09-06 15:47:00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六盘水市199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1996年4月24日在六盘水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六盘水市财政局局长 邓 华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六盘水市199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会提出意见。
一、199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995年,在中共六盘水市委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整体推进全市综合配套改革进程,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年初预算,财政支出确保了工资发放、国家机关运转基本需要和其他重点支出,促进了社会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任务。
经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全市1995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2,300万元,加上预测上划中央和省收入返还25,421万元,总收入为47,721万元。执行结果,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293万元,为预算的108.94%,较上年实际(同口径比较,下同)增长17.79%,增收3,669万元(全市增、消两税完成38,135万元,为省下达任务36,800万元的103.63%,较上年增长8.57%,增收3,011万元)。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1、工商税收入17,540万元,为年度预算(下同)15,885万元的110.42%,较上年实际(下同)增长22.66%。
2、“农业四税”收入2,656万元,为预算2,216万元的119.86%,增长2.99%。其增长原因主要是烤烟税完成929万元,超收389万元。
3、企业所得税收入1,912万元,为预算2,575万元的74.25%,下降17.41%,其主要原因是水城水泥厂由于产品销售成本、费用增加影响利润减少1,101万元,管理费用增加影响利润减少224万元。
4、国有企业上缴利润5万元,为预算30万元的16.67%,下降85.71%。
5、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17万元,为预算-465万元的46.67%,下降39.04%。
6、其他收入238万元,为预算899万元的26.47%,下降72.49%,主要原因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单列出“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新项目。
7、国家预算财节基金收入32万元,为预算20万元的160%,下降48.39%,原因是95年该项收入停止征收,系收以前年度尾欠。
8、专款收入1,262万元,为预算1,000万元的126.2%,增长53.16%。
9、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870万元,系新增项目。
10、所得税退税-12万元,新增项目。
11、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7万元,为预算140万元的5%。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54,490万元,为预算51,925万元(年初预算47,721万元,省追加专款4,204万元)的104.94%,较上年增长13.59%,增支6,520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1、基本建设支出950万元,为预算(年初预算加省专项补助,下同)1,330万元的71.42%,同口径较上年实际(下同)增长11.11%。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792万元,为预算930万元(含省专款180万元)的85.16%,下降30.71%。
3、简易建筑费支出40万元,为预算67万元(为省专款)的59.7%,增长33.33%。
4、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07万元,为预算110万元(含省专款5万元)的97.27%,增长0.9%。增幅较低主要是基数较高,94年已较93年增长103.85%。
5、流动资金支出50万元,为预算200万元的25%,下降61.54%。
6、支援农村生产支出2,790万元,为预算3,191万元(含 省专款191万元)的87.43%,与上年持平。
7、农林水气事业费支出2,226万元,为预算1,790万元(含省专款138万元)的124.35%,增长12.14%。
8、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支出245万元,为预算266万元(含省专款39万元)的92.11%,增长2.08%。
9、商业部门事业费支出66万元,为预算72万元(含省专款2万元)的91.67%,下降2.95%。
10、城市维护费支出1,738万元,为预算1,824万元(含省专款10万元)的95.29%,增长10.21%。
11、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13,048万元,为预算11,909万元(含省专款426万元)的109.56%,增长8.90%。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7,930万元,为预算7,180万元(含省专款180万元)的110.45%,增长9.18%。
12、科学事业费支出106万元,为预算96万元的110.42%,增长8.16%。
13、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2,038万元,为预算1,674万元(含省专款97万元)的121.74%,增长5.76%。
14、抚恤和社会福利费支出1,601万元,为预算1,148万元(含省专款725万元)的139.46%,增长36.14%。
15、国防支出9万元,为预算15万元的60%,下降30.77%。
16、行政管理费支出9,956万元,为预算7,247万元(含省专款182万元)的137.38%,增长12.82%。
17、公检法支出3,284万元,为预算2,348万元(含省专款154万元)的139.86%,增长16.74%。
18、价格补贴支出577万元,为预算884万元(含省专款601万元)的65.27%,下降26.87%。
19、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1,250万元,为预算1,384万元(含省专款783万元)的90.32%,增长27.42%。
20、其他支出12,569万元,为预算14,146万元(含省专款406万元)的88.85%,增长27.40%。
21、专款支出690万元,为预算1,091万元(含省专款15万元)的63.24%,增长19.79%。
22、农业综合开发支出358万元,为预算203万元(含省专款183万元)的176.35%,与上年不可比。
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4,293万元,加上划中央和省的收入返还25,922万元,省专项补助4,204万元,调整收入任务增加补助706万元,其他补助983万元,兑付有价证券本金收入3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4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217万元,调入其他资金467万元,收入总计为61,369万元。减全市财政支出54,490万元,专项上调省支出1,180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1,50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4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655万元,扣除按规定结转下年支出2,347万元,净结合308万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市呼级财政资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从93年第四季度进行的工资改革增资,除市级、盘县、钟山全部兑现外,尚有六枝特区6个月的825万元、水城县4个月的432万元,计1,257万元尚未兑现,因此,全市财政净结余为赤字949万元,较上年压缩财政赤字925万元。
1995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一是财政收入在前两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二是财政支出基本上按照收入进度和预算安排进行,在财力、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基本上保证了重点支出的需要;三是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赤字逐步减少;四是行政经费增长过猛势头基本得到扼制,增幅较上年下降11.4个百分点。
1995年全市财政预算任务能够全面超额完成,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各级各部门重视支持财政工作,密切协作的结果,是各级人大加强监督和重视的结果,也是广大财政干部艰辛努力的结果。1995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切实采取措施,大力组织财政收入
各级财税部门在当地党政领导下,以组织财政收入为中心,加强与金融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依法征税、依率计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税收征管,尽力做到应收尽收和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一是从年初起,按季、按月逐级分解下达收入任务;二是实行市对县预算收入任务完成进度与资金调度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充分调运到狠抓收入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日常督促检查,随时了解掌握各县收入情况;四是严格按照上级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分别对水钢、盘江矿务局等纳税大户建立税款“跑、冒、滴、漏”;六是对欠税户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促进企业及早补交所欠税款;七是严格收入退库和税收减免,确保了财政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二,加强财源建设,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支出管理
由于财政收入进度不理想,财政资金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为此,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调拨资金(上半年省超调我市2,000万元)以缓解收支矛盾;一方面,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按照《预算法》,坚持支出有序原则,保工资、保机关正常盍,保支农和科教。在此基础上,有钱再办其他事,坚持控制各项非生产性支出。
--积极筹集资金,扶持生产发展,培植财源。在财政预算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入792万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扩大再生产能力;动用300万元粮食风险基金处理粮食部门的陈化粮,调进新粮补充库存,并积极向省财政争取96万元资金用于粮食企业粮库维修、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向省争取450万元财政信用资金扶持烤烟生产和温饱工程。
--增加投入,加大扶贫力度。根据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八七”脱贫攻坚计划,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市还安排100万元的专项用于农村饮水、交通、粮食、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村脱贫工作。
--首先保工资发放和按照“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保证国家机关基本正常运转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集中资金保证支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进一步完善我市《支农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支农支出及时到位,加强对项目的追踪督促检查,使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发挥应有效益。全市农业投入完成5,37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67%,较上年增长12.54%,增支599万元;另外,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分别完成预算的110.45%和103.4%,促进了科教事业的发展。
--增强预算约束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在保重点,保生产建设性支出需要的同时,强化预算约束,从严控制各项非生产性支出。年初,及时下达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从严控制预算拨款,并恢复和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性审查制度,制定和出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安装的住宅电话以及公用电话的管理办法(暂行)》、《六盘水市行政、企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办法》、《六盘水市公务活接待管理暂行办法》、《六盘水市会议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严格了对会议费、购置费、修缮费等各项开支的审批和管理,切实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通过各项扎实的工作,使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积极帮助企业加强财务管理
1995年,由于受市场疲软、销售萎缩、企业生产成本、费用增长及政策性增支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全市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为切实帮助企业缓解目前的困难,渡过难关,各级财政除了从资金供给上扶持生产发展外,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变,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向管理要效益;三是加强有关部门的协作,对企业建立目标成本考核制度,推进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两则”,“两制”,规范企业行为;四是从8月份起组织10人对市卷烟厂财务进行彻底清查,由于该厂自建厂以来财会人员交接频繁、财务比较混乱,清查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第四,认真清理“小金库”,继续开展“三大检查”工作
去年5月,根据国务院开展“小金库”清查的通知,各级都认真开展了清查工作。在全市872个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共抽调70人组成重点检查组,对177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其中,有42个单位自查申报违纪金额441万元,并已按有关文件进行了纠正;有24个单位被查出有违纪金额达527万元,上交财政269万元(含补交税款)。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工作自10月下旬开始,元月底基本结束。全市共有9,757户行政、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了自查申报,自查面为100%,自查出各种违纪金额412万元。重点检查阶段,全市共抽出557人组成151个检查组,到96年元月底共对4,241个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检查面达42%,共查出违纪金额2,267万元,其中,应入库2,246万元,已入库1,943万元。
第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在抓好日常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划拨、资产评估、资产报损报废审批等基础荼的同时,大力抓好企业清产工作,强化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从3月份开始,全市共抽调53人组成各级清产核资办公室,对全市314户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经清查,企业资产总额156,799万元,负债总额86,525万元,所有者权益70,274万元,资产损失6,212万元。通过清产核资,进一步核实了我市企业家底,减少了国有资产流失行为,明晰了企业债权债务,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基础。
第六,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1995年,在总结上年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预算外资管理条例》及省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监督职能,合理引导预算外资金使用方向,提高使用效益,使此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到年底,全市纳入财政专户储存管理的单位达264户,较上年增加42户;预算外资金专户储存金额达2,104万元,较上年增长141.39%。
完成95年国库券承购包销任务429万元;兑付到期国库券1,072万元;销毁91年国库券旧券427万元。
在票据管理中,对农业四税税票、公路通行定额票据、行政事业性收款收费通用票据和内部结算票据,加强登记领发制度,实行专人管理。
第七,加强农业税收征管和减免工作,切实落实党的农村政策
一是及时布置农业税收入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强化征管,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二是抓好对94年农村极贫户农业税减免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全市共抽查了53个乡、镇、办;三是进行全市农业受灾情况调查,收集整理情况及时报省,将省对我市的农业税灾欠减免资金150万元分解下达到各县,并深入到乡镇,对具体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确保政策到位;四是向省汇报情况,争取基建占地减免68万元,全部兑现到户;五是对农村极贫户减免农业税475万元。
各位代表:1995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但从总体上看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源结构单一,大税源不稳固,地方性财源零星分散,征管难度大,财政预算收入进度前松后紧的现象依在存在。二是县级财政困难的局面仍未改变,财政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地方财力在保“刚性”支出后用于生产建设方面的投入显得力不从心;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仍困扰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在企业困难,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一些铺张浪费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要继续搞好财政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促进发展。
二、1996年财政预算草案
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安排和执行好今后的财政预算直接关系到整个“九五”计划的顺利实现。按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今后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促进稳定”的基本方针,继续实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大力培植财源,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财税改革,着力整顿财经秩序,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从严控制财政支出,采取有力措施开源节流,搞好县级经济上台阶工作,努力减少县级财政赤字。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市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安排26,500万元,较上年实际增长9.08%。加上预测上划中央和省的税收返还25,922万元,总收入为52,422万元,减去专项上解支出1,180万元,当年可供安排财力为51,242万元。
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
1、工商税收19,100万元,较上年实际(下同)增长8.89%。
2、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2,971万元,增长11.86%。
3、国有企业所得税2,150万元,增长12.45%。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101万元,下降53%。
5、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10万元,与上年不可比。
6、专款收入1,400万元,增长10.94%。
7、其他收入159万元,下降33.19%。
8、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10万元,下降68.75%。
9、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20万元,增长185.71%。
10、国有企业所得税退税-30万元,增长150%。
11、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812万元(新增项目,原含在其它收入内),下降6.67%。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意见是:
1、基本建设支出1,400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下同)增长5.26%,增支70万元。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970万元,增长29.33%,增支220万元。
3、科技三项费用200万元,增长90.48%,增支95万元。
4、流动资金200万元,与上年持平。
5、支援农村生产支出3,300万元,增长10%,增支300万元。
6、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1,800万元,增长8.96%,增支148万元。
7、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250万元,增长10.13%,增支23万元。
8、商业部门事业费70万元,与上年持平。
9、城市维护费2,770万元,增长52.7%,增支956万元。
10、文教卫生事业费13,000万元,增长13.21%,增支1,517万元。其中:教育事业费8,000万元,增长14.29%,增支1,000万元。
11、科学事业费120万元,增长25%,增支24万元。
12、其他部门事业费1,800万元增,增长14.14%,增支223万元。
13、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450万元,增长6.38%,增支27万元。
14、国防支出10万元,下降33.33%,减支5万元。
15、行政管理费7,545万元,增长6.79%,增支480万元。
16、公检法支出2,400万元,增长9.39%,增支206万元。
17、价格补贴支出300万元,增长6.01%,增支17万元。
18、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400万元,下降33.44%,减支201万元。
19、其他支出12,232万元,下降10.98%,减支1,508万元。
20、总预备费600万元,与上年不可比。
21、专款支出1,400万元,增长30.11%,增支324万元。
22、农业综合开发支出25万元,增长25%,增支5万元。
三、再接再厉,为全面完成1996年财政工作任务而努力
“九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和不断完善的关键时期,是国民经济由起飞转向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把握住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1996年,财政工作要在各级党政领导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来安排部署,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确保全年财政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1、继续推进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县对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强化中央宏观经济调控,实现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它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逐步到位。因此,在改革运行中,要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逐步完善财政体制。今年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依据各县实情,按照中央及省的体制要求,指导和督促各县进下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县、乡生财、聚财和理财的积极性。另外,结合改革精神。抓紧指导督促各县制订和实施县、乡(镇)财政上台阶规划工作,通过促进财政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摆脱县级财政困境,促进农村脱贫致富。
2、扶持生产发展,积极培植财源。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别是要切实保证县级财政投入。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农业特产等多种经营,努力扩大第一产业财源的广度和深度。在当前,大力发展农业特产种植和经营对于促进县乡经济发展、推动乡(镇)财政上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要搞活现有地方国有企业,要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困境。重点把主攻方向放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帮助企业加强重,苦练内功。年内必须全面完成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为深化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基础。三是要大力扶持第三产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外商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高附加值、高商品率的产品和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逐步建立起新的财政经济增长点。
3、拓宽理财领域,提高调控力度,合理运筹各方面资金。一是要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一步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加强对行政性收费的管理;二是要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把国有企业股、合、转、售、租等收入统统纳入预算管理;三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集中统一管理资金,避免各种资金、基金的分散管理;四是要抓好住房资金管理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五是要充分利用财政信用资金的有偿性,扶持生产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回收率。
4、强化征管,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从年初起,要将各项财税收入任务及时按月分解下达。在征收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法》和《税法》及其它财税法规办事,依法征收、依率计征,杜绝随意减免税;要进一步强化征管工作,改进和完善征管办法,做到应收尽收,防止前松后紧,力争均衡收支;要认真查处各种偷、漏、欠税,对纳税大户,要继续实行税款“过渡户”办法,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5、严格预算管理,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当前,我市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滞后于各项事业发展需要,这个矛盾已集中反映到财政上来,致使出现经济年年增长,财政形势年年紧张的局面。因此,今年仍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按照支出有序原则,财政支出首先保工资和政府公共支出,增加对农业、科技和教育投入,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尽力安排生产建设性支出,适当考虑以前年度生产建设性欠账,然后有钱再办其他事。对一般的非生产性支出,特别是对人、车、会和高档办公用品,要从严、从紧控制,切实抑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另外,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和办法,鼓励有收入的单位积极创收,逐步使全额管理的事业单位向差额管理和自收自支过渡,缩小财政开支范围,减轻财政压力。
6、认真编制好全市财政“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远规划,并做好逐步实施工作。“九五”是我市经济迈向二十一世纪,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九五”及长远财政规划的编制必须结合我市实情,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财税改革、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财政分配、调节、监督、资源配置等职能作用,以促进我市地方经济持、快速、健康发展。
7、抓紧做好县级经济上台阶工作。今年,要把发展县级经济作为财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切实落实好省委出台的《县级财政收支平衡奖励试行办法》、《关于帮助特困县解决1996年工资发放实行“以奖代补”的意见》、《扶持县级财源建设、促进财政收入上台阶办法》等一系列措施,根据各县实际,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或项目评估,争取省财政资金和优惠扶持政策的到位,为县级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调动各级特别是乡级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走出一条各级抓财源、增收有动力、节支有压力的路子,为摆脱县级财政困境打下良好基础。
8、采取措施,切实整顿会计工作秩序
按照朱镕基副总理关于会计工作的“约法三章”,为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进行全市会计工作秩序的整顿工作。在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普遍自查整顿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重点抽查,以维护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提高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9、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工作的总体水平
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的意见》,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求真务实,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凡事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考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干部,不断提高财税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政治业务素质。继续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各项部署,逐步完善防治腐败现象滋生的监督制约机制,把反腐倡廉同振兴财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财政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九五”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全市财政预算收支任务的全面完成将为整个“九五”财政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任务很艰巨,但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各族人民,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振奋精神,狠抓落实,通过各项扎实细致的工作,排难而进,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是一定能圆满完成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