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0-2561747 | 成文日期 | |
文号 | 发布时间 | 2011-06-27 | |
发布机构 | 文件有效性 | ||
名称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水红铁路治安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水城县、盘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水红铁路治安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并征求昆明铁路局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水红铁路治安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水红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效压减各类影响行车安全案(事)件的发生,市政府和昆明铁路局将共同组织开展水红铁路治安专项整治工作。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市政府和昆明铁路局联合成立水红铁路治安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毓贤(市政府副市长)
刘振芳(昆明铁路局常务副局长)
副组长:钱绍斌(昆明铁路公安局副局长)
钟承智(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王树利(市综治办主任)
雷 平(市公安局副局长)
王圣刚(市安监局副局长)
孙丽玫(市工商局副局长)
田本华(市教育局副局长)
陈正棡(市铁路护路办主任)
刘强力(水红铁路公司总经理)
陈 力(昆明铁路局护路办主任)
郑治文(昆明铁路局安监室主任)
张新锦(昆明铁路局工务处处长)
袁明豪(昆明铁路局运输处处长)
王 兵(昆明铁路局机务处处长)
宫大力(昆明铁路公安处副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铁路护路办,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情况收集、信息反馈等工作,陈正棡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建立健全水红铁路治安联防、护路联防、路地联防、站区联防等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水红铁路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有效治理行人、大牲畜上道等突出多发性问题,扎实推进车站封闭和线路防护网建设,全面压减铁路交通事故及各类危行案(事)件,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整治内容
(一)整治重点
1.加强对水红铁路沿线两侧大牲畜养殖人员、放牧人员的教育管理,对上道牲畜及时进行清理,对看管不力的养殖户主予以处罚,有效压减大牲畜上道被撞轧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沿线中小学生、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爱路护路意识,有效防止和减少中、小学生上道设障、石击列车等引发铁路交通事故。
3.加强对铁路沿线上道行走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和清理,对屡教不改、不听劝阻的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加强对“五残人员”、老年人的宣传教育和监管,减少和控制铁路交通事故发生。
4.加强水红铁路线路物防、人防建设,对有条件封闭的区段坚决实行封闭管理。
(二)重点区段
主要是三家寨——茅草坪、盘关——平田、柏果——月亮田、月亮田——盘关、平田——花家庄、玉舍——六盘水、雨格——三家寨、都格——营街、大营——柏果9个重点区段。
四、职责分工
(一)市铁路护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市综治办:加强督促检查,发挥综合治理作用,将铁路治安工作纳入对沿线县(特区、区)、乡(镇、街道)的综合治理考核,对发生群体性阻工、拦车断道的,实行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2.市公安局:组织发动铁路沿线地方各级公安机关,主动与铁路公安机关加强联系,互通情报,密切协作,共同打击处理各类涉路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铁路治安秩序。
3.市安监局: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作用,协调指导、督促各县(特区、区)政府加强对沿线涉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消除涉路安全隐患,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4.市工商局:加强铁路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清理整治,进一步规范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经营秩序,做到持证经营,合法收购,有效堵塞不法分子的销赃渠道,遏制非法收购铁路器材的不法行为,净化铁路沿线治安环境。
5.市教育局: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利用路伤事故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加强沿线中小学生爱路防伤宣传教育,并将爱路防伤的相关内容纳入校规校纪,将沿线学校对学生的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统一考核评比。由市教育局组织水红铁路沿线的水城县纸厂、玉舍、勺米、杨梅、发耳、都格、新街、营盘、坪地、松河、柏果和盘县盘江、断江、红果等14个乡(镇)中心校负责人,赴荣获“全省爱路护路宣传教育示范学校”以及“全国铁路护路联防先进集体”的钟山区实验小学参观学习,由铁路公安处给参观人员上一堂“爱路防伤”教育课,以路伤事例、案例作为主讲内容。
6.市铁路护路办:充分发挥市、县护路部门在维护铁路治安工作中的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掌握了解铁路沿线治安形势及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主动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昆明铁路局相关部门
1.安监室: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作用,协调、督促铁路各单位(部门)落实整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2.护路办:协调联系贵州省护路组织共同参与整治活动,向贵州省护路办及时通报沿线治安状况和路外安全重点防控区段,为贵州省护路组织开展针对性工作提供依据。
3.机务处:加强防外伤信息的通报,严格要求机车乘务员值乘中按照防外伤五个环节执行(瞭望、鸣笛、措施、检查、汇报),并及时向车站汇报值乘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责成铁路沿线有关乡镇加强对该区段的防范。
4.运输处:对站场围墙和护栏的封闭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站内防伤宣传标语及宣传栏内容进行更新。
5.工务处:加强区间防护栏建设。一是对区间防护栏的封闭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二是对铁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重点区段提出封闭和通道建设方案;三是针对部分区段沿线群众出行必须行走铁路的实际情况,对无路肩和路肩宽度不足地段提出加宽方案,减少当地村民上道行走频率。
6.水红铁路公司:全力配合做好专项整治,从人力、财力、物力给予大力支持。
7.铁路公安处: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协作,组织路地共同参加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共同治理管内线路治安防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把路伤和危及行车安全案(事)件防范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
五、整治步骤和方法
(一)宣传阶段(2011年6月25日至2011年7月5日)。一是全面动员。路地各单位对参加整治的人员进行一次深入动员宣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二是深入摸排。昆明公安处红果、水柏派出所联合地方护路组织,以集中宣传、基础摸排和查找问题为重点,迅速开展一次社调,摸清沿线乡镇、村寨、厂矿、学校及“五残人员”、大牲畜、机动车、顽劣儿童等基本情况,健全完善基础台帐,建立完善线路治安隐患“问题库”。三是强化宣传。路地双方组织护路宣传队,以沿线乡镇、村寨、厂矿、学校为重点,以群众容易接受形式大张旗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爱路护路氛围。同时,与村、社区“五残人员”、放牧人员以及学生、儿童监护人、大牲畜饲养户主、机动车车主、废旧金属收购人员、小烘炉经营人员等签订爱路护路责任书,促进安全措施的落实,最大程度地减少影响线路安全的隐患。
(二)攻坚阶段(2011年7月6日至2011年9月16日)。一是强化道口安全管理。根据摸底统计情况,路地共同协商、通力协作,全面取缔、拆除现有的非法道口,杜绝新增;对有人看守道口,落实管理单位、部门,检查看护人员是否经过安全培训,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要通过强化道口安全管理,确保有人看守和监护道口不发生铁路交通事故、无人看守道口不发生责任铁路交通事故、非法通道口不发生重大路外伤亡事故。二是加强重点区段封闭。经前期调查摸排,以下15个区段共105040米线路作为重点封闭区段,分期逐步实施双向封闭。分别是:柏果至月亮田K134+300—K135+100共1600米;柏果至大营K98+200—K112+50共28600米;松河至大营K100+900—K101+300共800米;雨格至三家寨K80+600—K81+200共1200米;三家寨至渡船寨K73+00—K80+400共14800米;茅草坪至营街K48—K51共6000米;营街至发耳K42—K49+77共15540米;发耳至都格K35+500—K39+100共7200米;白鸡坡至玉舍K16+800—K17+200共800米;玉舍至夹沟K9+200—K10+50共2600米;柏果至月亮田K137+000—K140+000共6000米;月亮田至盘关K143+950—K145+700共3500米;月亮田至盘关K145+900—K146+900共2000米;盘关至平田K148+000—K152+000共8000米;花家庄至沙陀K161+000—K164+200共6400米。
在对部分线路实施封闭之前,路地双方要尽力协调解决铁路沿线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修建必要通行的通道,加强对穿越铁路通道的看护。
(三)建章立制阶段(2011年9月17日至2011年9月26日)。一是定期开展检查。路地双方联合对整治措施落实情况和工作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对整治措施针对性不强、落实不到位的重点区段部位,及时进行倒查分析,采取措施,巩固整治成果。二是健全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昆明铁路局运输安全治安联防联控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完善联防联控长效管理制度;在地方政府、综治和护路部门的支持下,落实乡镇、村(社区)干部的爱路护路宣传和教育管理职能,建立路地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督促内部单位建立健全路地联控工作制度,对涉及路地单位的问题,通过下发《铁路安全防护隐患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和工作建议,并限期督促整改;铁路公安部门、地方有关部门要落实好护路保安队员的招聘、管理工作,建立相关使用、管理制度,确保整治成果常态长效。三是做好矛盾调处。路地有关部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将涉路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社会维稳工作,扩大信息渠道,保持路地之间,以及各单位之间信息畅通,实时掌握涉路矛盾纠纷动态,特别是对容易诱发群体性上道拦车事件的路外伤亡事故等因素,切实做到早知、早防、早控、早处,确保社会和铁路运输生产大局稳定。
六、其他事项
加强信息统计和反馈工作,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参加整治的路地各单位于2011年9月26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铁路护路办),联系电话:0858—822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