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实施以来,六盘水市切实厘清市县工作重点,在深化“一窗”改革基础上,着力关键处,把控时间轴,领取了标准化事项,配齐了“一窗”受理人员,调整设置好了大厅布局及窗口,与其他30个试点地区同步开启了“一窗通办‘2+2’模式”。自2021年11月开始,围绕“进一个门、取一次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的目标,市级和水城区上下联动,全力推进“2+2模式”改革。
以事项关联为重点,实现“一窗通办”联通畅通
市县政务中心积极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对标对表及时关联省直部门上线的3274项标准化事项,并在政务服务网六盘水站点上发布,市级事项领取率达86.1%。同时,将关联的1346项事项纳入综合受理,分别整理了自然人服务区、法人综合服务区事项收件清单、答疑手册、审查要点等纸质材料摆放各前台窗口,同步在综合受理平台实现线上查询,确保做到照单收件,为实现“一窗通办”奠定坚实基础。事项关联过程中,强化业务指导和服务,向县区和部门公布技术咨询电话,坚持问题导向,对各级事项类型不一致、办事指南不精准等问题,及时研究上报省政务服务中心,保障各区市和部门关联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建立机制为保障,推动通办改革落细落地
坚持建立健全培训、调度等工作机制,确保“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有序推进。一是建立培训机制,保障“一窗”收件(受理)人员掌握操作要领。共开展“一窗通办2+2模式”综合受理平台升级版系统运用培训会12次,“一窗通办2+2模式”运行业务培训会14次,开展调研指导8次。同时,对引导服务(咨询辅导)岗、收件窗口(物料流转)岗等重点岗位逐个进行实操测试,确保相关人员全面掌握业务办理。二是建立调度机制,对县区开展月调度,在调度中提醒、在提醒中调度,科室调度与相关分管领导提醒提示相结合,压实事项领取、窗口设置、大厅布局等相关工作,保障“前台收件+物料流转+后台审批+窗口出证”链条式审批服务的顺畅运行。截至目前,六盘水市政务大厅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57736件次。三是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确保“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任务深入有效实施。制定六盘水市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五个团队”和“五项机制”,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同步推进。
以办理“例外”为突破,“部门综窗”受理范围拓宽拓深
在六盘水市级已组建的涉及33家部门跨行业的社会事务综合受理窗口的有益探索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质效,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在自助取号机设置“马上办”选项,按照分类分区原则,依托各“小综窗”设置“马上办”坐席,明确相关工作人员。任意一个“马上办”人员可受理该分区除需采集人像、录入指纹、面签等有特殊要求的所有事项,通过“贵人服务”APP实现跨部门受理、物料流转全过程监管。申请人根据办事需求在对应分区点击“马上办”取号后,根据叫号信息对应到相应的“马上办”坐席,即可办理该分区除需采集人像、录入指纹、面签等有特殊要求外的所有事项,初步实现“取一次号、到一个窗、办所有事”的“大一窗”目标。
下一步,六盘水市将进一步深化拓展“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推进“一窗通办”向乡村两级延伸,优化乡村政务服务工作人力资源配置,缓解基层政务窗口人员紧缺、忙闲不均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