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安排,市政府督查机构牵头,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市投资促进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3个督查组,深入各市(特区、区)、六盘水高新区和各经济开发区(园区),以及市直有关单位开展实地督查,深入了解贯彻落实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情况,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本次实地督查4个市(特区、区)、六盘水高新区,8个经济开发区(园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2家市直单位,书面督查市生态环境局等26家市直单位,做到县区、园区和市直承担“四化”主要工作任务的单位全覆盖。随机抽查了15个工业化项目、15个城镇化项目(主要是“三改”项目)、15个产业大招商项目。通过召开见面会、查阅资料、实地查看项目现场、访谈项目实施企业负责人等方式,深入实地全面了解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4月11日、5月11日召开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大招商会议精神情况。
从督查情况来看,各地各部门采取不同方式及时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4月11日、5月11日召开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各地各部门、各经开区(园区)分别制定了《工业倍增行动计划和2021年倍增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产业大招商行动方案》等相关方案,部署安排具体落实措施,细化目标任务,健全责任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时间进度,扎实有序推进。
新型工业化方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了《关于实施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实施方案(2021—2025)》,组织专人对李刚书记、张定超市长的讲话进行责任分解,建立跟踪调度台账,强化任务落实。聚集“34118”(3大倍增目标、4大攻坚行动、11大工程、8大机制)工作思路,组建5个工作专班(倍增行动专班、项目工作专班、开发区工作专班、技术创新专班、人才工作专班),成立9个专项工作组,围绕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对开发区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共谋划首位产业9个、潜力产业18个、龙头产业49户、项目总共495个。六枝特区谋划七大产业板块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8.23亿元。目前,启动项目建设14个。谋划新型工业化基金申报项目22个,总投资68.68亿元,其中,六枝经开区项目19个,总投资65.11亿元。申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3个,项目资金2645万元。盘州市谋划重点项目147个,总投资1502.9亿元。新增入库培育项目21个,投资63.21亿元。红果经济开发区首位产业装备制造,共谋划项目16个(在谈13个、签约2个、开工在建1个),新增入库培育项目4个。盘北经济开发区首位产业现代化工,共谋划项目23个(在谈11个、签约7个、开工在建5个),新增入库培育项目3个。盘南产业园区首位产业现代能源,共谋划项目9个(在谈2个、签约3个、开工在建4个),新增入库培育项目3个。水城区谋划七大产业板块重点项目190个(已建120个、在建26个、拟建44个)。区级产业重点项目86个(已建53个、在建17个、拟建16个),项目总投资205亿元。首位产业为能源和基础材料,已对首位产业指标项目进一步细化,压实责任。钟山区谋划重点项目75个,其中,工业投资项目30个、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项目31个、2021年度百企改造项目14个。新增入库培育项目12个。大河经济开发区首位产业现代能源,谋划项目11个(已签约7个、开工4个),新增入库培育项目4个。水月产业园区首位产业为基础材料,谋划项目15个(在谈5个、签约6个、开工4个),新增入库培育项目21个。六盘水高新区储备新型工业化项目30个,总投资102.12亿元,拟争取资金76.59亿元。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已帮助22家企业(其中装备制造企业18家)搭建银行沟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确定先进装备制造为首位产业,已初步形成煤机装备制造与维修,绿色染整装备制造及其他装备制造推进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方面:市发展改革委拟定并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六盘水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六盘水市2021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任务》。与省同步举行集中开工“三改”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4.03亿元。建立“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储备项目1526个,总投资3408亿元。谋划储备新型城镇化省级投资基金申报项目353个,总投资1265.37亿元。2021年全市共安排实施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254个(含省级139个),总投资1677亿元,年度投资目标410亿元。“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7万户以上,三年内完成背街小巷整治267条、棚户区改造39309户。六枝特区建立新型城镇化项目库,储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更新等新型城镇化项目190个,总投资369.72亿元。向上申报新型城镇化基金项目70个,总投资181.58亿元。三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16个3623户,背街小巷40条27.47公里。五年内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个7690户。盘州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制订了《盘州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考核细则、考核方案,与相关单位签订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梳理“十四五”期间项目清单,涉及公益性、补短板等项目439个,总投资1226.71亿元。2021年开工或拟开工项目106个,总投资381.40亿元。向省市分别报送首批新型城镇化基金项目79个,拟申请基金74.60亿元,拟撬动银行融资277.97亿元。首批重点推介项目六盘水市上报省发展改革委项目9个,盘州市3个(1个项目已获贵州金控集团项目尽职调查,投资放款事宜正在协商中)。积极梳理申报公益性新型城镇化项目28个,拟申请资金缺口16.89亿元。水城区采取召开常委会议、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并于6月6日召开全区新型城镇化推进大会,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起草了《水城区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谋划“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项目835个,总投资1701.7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6个,总投资272.1亿元;前期工作阶段项目36个,总投资65.2亿元,预计2021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谋划新型城镇化基金项目176个,总投资457.2亿元,基金需求量91.4亿元。重点谋划新型城镇化纯公益项目10个,总投资7.5亿元,资金需求4.4亿元,目前10个重点项目已被市级推送到省发展改革委。“三改”项目实施顺利推进。8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完成56个,余下32个正在按期推进。符合条件申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个9669户,计划总投资2.9亿元,2021年计划实施9个303栋7282户,目前已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个,申报资金7855.2万元,预计可获得补助资金3000——5000万元。目前正在完善项目前期手续及招投标工作,预计6月底前可实现开工。背街小巷改造项目70条,总长度约32.6公里,2021年改造10条,2022年改造32条,2023年改造28条。钟山区制定了《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组织编制《钟山区“十四五”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以争取省级特色小镇为契机,加快编制完成《钟山区氢能特色小镇专项规划》。2021年全面启动建设路、黄土坡片区等88个8658户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东城区集中连片、火车站东西两侧、万达北侧、德阳等地块改造,争取解决3000户左右存量。2021年启动背街小巷基础改造38条,力争到2023年完成改造115条。建立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项目储备库,目前在库项目363个,总投资468.80亿元。2021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94个,总投资287.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71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31.58亿元。六盘水高新区采取党工委书记组织召开专题会的方式传达学习贯彻落实省、市新型城镇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城镇化工作。成立了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行业新型城镇化相关工作。
产业大招商方面:市投资促进局制定了《六盘水市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六盘水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针对2020年我市排名靠后的办理破产、获得用气指标,组织市法院、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六盘水燃气公司专题推进,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确保靠后指标实现进位提升。目前,全市新引进项目147个,新引进项目开工率64.63%,投资率15.65%。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257.0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到位资金149.29亿元,占比58.1%。全市共引进优强企业60家。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共开展外出招商25次,接洽企业212家,签订合同5个,投资金额19.05亿元,到位资金1.1亿元。其中,市级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4次,接洽企业35家。六枝特区专题研究招商工作13次。党政主要领导赴浙江、广东等省外招商8次,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个(六枝特区十一中片区土地开发项目、六枝特区中商科技新能源物流车生产及销售项目)。首位产业链(基础能源及新型能源化工)链长外出江西、广西招商3次。区直各部门赴省外招商14次,共有30余家企业赴六枝实地考察。共编制包装项目71个,引进优强企业5家,完成重点产业到位资35.62亿元,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7个,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55.56%,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中工业到位资金占比65.21%;深圳驻点招商签约项目3个,到位资金5.52亿元(含续建项目)。以园区为主要平台,围绕工业产业包装产业招商项目,目前工业产业招商引资储备项目61个,投资130.20亿元。其中,六枝经开区24个,投资49.4亿元。盘州市党政主要领导专题研究招商工作16次,赴外开展招商引资工作10次,接洽企业75家,引进项目2个,合同投资总额3.5亿元。制定了引进项目事前评估机制,按要求开展了评估工作。目前,共开展项目评审会议4次,评审项目29个。按要求绘制了产业链现状图、全景图,策划包装项目110个、投资额587.43亿元,建立目标企业库107家。全面梳理国家、省、市、盘州市现行产业扶持政策,形成《盘州市产业大招商政策摘编》印制对外发布。针对土地、用电用水等要素保障,起草了《盘州市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实施方案》,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和联动性。红果经开区、盘北经开区、盘南产业园区主要领导分别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0次、8次、1次,产业链链长(含首位产业和潜力产业)分别外出开展招商活动16次、14次、1次,分别签订投资合同2个、6个、2个。水城区共谋划项目186个,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8次,签订项目4个。新引进项目36个、新引进优强企业13家、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到位资金52.2亿元;新引进工业项目18个、工业到位资金35.53亿元;新引进项目全部入园,入园率100%;新引进的36个项目开工26个,开工率72.2%;投产5个,投产率13.8%。组建驻粤工作组进行招商,目前工作组共拜访企业及商协会72家,邀请35家企业赴黔考察,签订框架协议26个,签订正式合同14个,总投资额6.68亿元。钟山区采取召开常委会议、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议共40余次研究产业大招商工作,印发了《2021年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目前,全区外出开展招商工作35次,其中,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7次,首位产业链“链长”外出招商6次,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22次。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5.67亿元,新增首次入黔企业9家,新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22.66亿元,驻深圳招商工作组完成项目签约6个。制定了引进项目事前评估机制,依照要求开展了评估工作,开展了两个批次7个项目的评估。按要求绘制了产业链现状图、全景图,建立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水月产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均成立了首位产业、潜力产业专班,明确了产业链链长,各自外出开展招商活动6次,分别签订投资合同6个、4个,分别召开专题会议9次、4次。六盘水高新区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引资12次,拜访企业26家,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家,签订投资合同7个,引进项目13个,签约资金31.13亿元,新增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5.38亿。围绕首位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潜力产业(纺织、生态特色食品加工),制定产业链“链长”方案和招商方案。绘制了产业链现状图,梳理对比同一产业链条国内外发展现状。绘制了产业链全景图,围绕确定产业链,梳理和制定个性化产业板块、产业链政策措施,完善了政策池。分析自身在区位、交通、气候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建立了要素保障池。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库26个,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2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