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六盘水市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图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
2021年12月16日,国家民委授予六盘水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市”荣誉称号。(图 六盘水市龙场白族小镇 姚咏摄)
2023年11月2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六盘水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图 凉都三宝之一猕猴桃)
2022年11月2日,六盘水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2%,境内种子植物187科785属237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科4属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科9属9种,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境内有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贵州黄果树瀑布源国家级森林公园、贵州水城国家杜鹃公园、六盘水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2017年7月起,六盘水已连续三届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图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
1936年3月,在战斗中身负重伤18岁的红军战士赵文荣被托付给邹学孔。尽管邹学孔悉心照料和救治,但在那缺医少药的岁月,由于红军战士赵文荣的伤势过重,不久就牺牲了。自从那以后,每年的清明和除夕,邹学孔就到赵文荣烈士的墓前来祭扫,邹学孔儿子邹广阳、邹广周一如既往守护红军烈士赵文荣的墓,至今,邹广阳、邹广周一家五代人薪火相传,已守护红军烈士墓86载。2007年至今,六盘水市已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图 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邹广阳)
2013年5月,由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机构评选的“2013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中,六盘水市再次上榜。从2005年以来,六盘水市已连续多届入选“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六盘水素有“江南煤都”的美誉,是中国南方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和“西电东送”主战场,被国家明确为“全国31个成长型资源城市”之一。
2009年六盘水成为国家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风潮开始吹遍六盘水市,一产、二产、三产开始立足实际,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循环农业产业链、循环工业产业链、循环型服务体系三大产业大循环链条。
六盘水市境内野生刺梨分布广、数量多、结实量大,是我国野生刺梨重要的自然分布区和理想的生长地。2014年12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六盘水市“中国野生刺梨之乡”称号。
2014年,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六盘水市“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称号,以表彰六盘水市保护野生猕猴桃资源的成就,进一步调动六盘水市人民保护和种植猕猴桃等野生植物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促进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列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11物种,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2013年6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六盘水市“中国红豆杉之乡”称号。
六盘水市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贵州省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17年8月,经有关单位和部门评审,省人民政府同意命名六盘水市为“贵州省园林城市”。(图 黄蜀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