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者们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
(记者 严显艳)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10月7日,由我市“三线”故事汇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重阳节感恩“三线”建设者活动在“三线”博物馆举行,200余名“三线”建设者和家属们欢聚一堂,重温艰苦岁月,过一个欢乐的敬老节。
六盘水作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曾在这里挥洒汗水、战天斗地、奉献青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三线”故事汇以寻找那些昔日参加“三线”建设而今已退休的老人们为主线,探寻他们当年的感人故事,以传承“三线”精神,弘扬“三线”文化。
走进“三线”博物馆,76岁的“三线”建设者柯爱华眼里闪着泪光,“看着这些以前用过的东西,感觉特别亲切。1966年,我和爱人来到六盘水支援‘三线’建设,我们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流过泪、流过汗,我们的战友流过血,甚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他说:“回忆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看看今天的幸福家园,我们满足了,因为我们是奋斗的一代人。”
“刚到六盘水时特别辛苦,住的是干打垒,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现在的条件和那会儿相比,我一百个知足。感谢现在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那些‘三线’建设的艰苦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仍需弘扬‘三线’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三线”建设者李云萍感慨说。
在参观完“三线”博物馆后,老人们集体观看了“三线”历史短片。随后,文艺演出在歌伴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中拉开帷幕。诗朗诵、歌曲、舞蹈、舞台剧、情景歌舞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诉说了“三线”建设时期可歌可泣人物以及感人肺腑的故事,让老人们重温了那些艰苦的岁月。当《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响起,现场所有人挥动着手中的小红旗,和着音乐唱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三线’建设大潮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三线’精神却被越来越多地提起。我们并没有忘记这些老“三线”人,并没有忘记那段光辉的历史过程。”一位“三线”建设者的后代表示,新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且永远不能忘记曾为“三线”建设付出过生命和汗水、付出过毕生精力的“三线”建设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