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凉都 » 凉都文化 » 民族风情 » 风土人情
水龙宫的传说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何 雁

相传,远古时代,在大河镇大箐村扁担弯有个名叫水龙的小伙,饱读诗书,勤劳善良,十分孝顺,闻名方圆数百里,由于八十岁的老娘没人照顾,水龙一直没有上京赶考,一晃水龙30岁了,却尚未娶亲。着急的老母总是哭着说自己拖累了儿子,让自己死去好让儿子外出挣钱娶亲,水龙害怕母亲想不开,每天背着老母上山打柴换粮度日。一天,水龙又上山打柴时,遇见了一位白须飘飘的老头,老头告诉水龙,在村西面的大黑山,有一位上古仙人留下的一片花田宝地,如果能找到它,在宝地东面找到一尊佛像虔诚的磕上七七四十九个响头,就会让水龙和他母亲过上幸福的日子。

第二天,水龙带足了一天的干粮,出了村,走进绵延数十里的大黑山,山上树木茂密,溪水淙淙,充满了生机,青蛙的鸣叫汇成了一首乐曲。水龙走啊走,眼看天色已暗,还是没有找到白须老头讲的花田,水龙不想放弃,但是又放心不下家中的老母,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突然闻到空气中若隐如现的甜蜜花香,水龙忙顺着这花香的方向往前走,来到了一片悬崖峭壁前。只见悬崖下一片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纯得没有一点杂色,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一阵风吹来,摇曳多姿,只见花间,还有一个身穿艳红长裙的姑娘,手拈鲜花对着水龙微笑,恰似仙子下凡,水龙向前走了一步想向这位姑娘问好,却忘记了自己身在临渊,一脚踏空,掉下山崖。只见这位姑娘凌波微步腾起,轻轻地将水龙接住,一瞬间,四目相对,两颗年轻的心碰撞出了火花。

水龙将自己在山间打柴遇见白须老头的事情告诉了姑娘,姑娘说自己在昨天晚上也梦见白须老头要自己今天早上在山下的花田救人,然后会遇见自己倾心的如意郎君。原来,姑娘名叫月娘,父亲是朝中武将,月娘自幼习武,也学得一身好武功,月娘的父亲因为在朝权争斗中失势,为避免仇家追杀,一路西逃到大黑山,寻到这片四周都是悬崖峭壁的地方安家落户,没曾想,才到大黑山定居下来没有多久,月娘的父母亲就相继去世,留下月娘孤苦伶仃一人。由于来时月娘年纪尚幼,到这片山中时自己在父母怀中熟睡,不知道父母是从那一个密道中进来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找到出去的路,自己就在山中种植玫瑰作为食材度日。

水龙记得白须老头的话,拉着月娘的手来到了东面的峭壁脚下,只见峭壁下一尊大石宛若释迦牟尼,水龙和月娘拜倒在佛像前,虔诚的磕了四十九个响头,磕完后石像缓缓地缩进了石壁中。水龙和月娘紧贴石像往前行,二人行过,石壁复合,一路前行约三炷香的功夫,石像面带微笑停在前面,二人只觉眼前一亮,看到前面是一个悬在半山腰上的大洞,二人紧紧牵着手慢慢的走到谷底,转身一看,半山腰的大洞不见了,赫然发现已然走到水龙家房背后了。这对相爱的年轻人自此过上了布衣淡饭,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月娘很是聪慧,她教水龙种植玉米,酿制玉米酒,自己当垆卖酒,一家人过得很是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月娘的贤惠和美貌被当地一个名叫摩俄的恶霸土司看中,土司召集了几百家丁,抬着花轿到水龙家来抢月娘。水龙和月娘誓死不从,奋力反抗。怎奈寡不敌众,水龙的娘当场被气死,水龙也是被打晕在地,月娘终是被土司家丁抢上了花轿。花轿渐行渐远,水龙踉跄这往前追,追到当年二人回来的谷底,路上站着那个当年砍柴时遇见的白须老头,白须老头从口袋中拿出了一颗珠子对水龙说,想救月娘你就把它吞掉,说完就不见了。水龙救人心切,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口把珠子吞到肚子里,吞下后只觉得心中躁动难安,身体如腾云驾雾一般,回身一看自己竟然变成了一条龙,一眨眼就飞到了半山腰。水龙用脚撩开了轿子,发现月娘为了不受屈辱已在轿子中自尽了,悲痛欲绝的水龙一转身将自己撞在了半山石壁中,化身成了一个大洞,当他将所有的家丁连同恶霸摩俄土司统统吸进自己的肚子里,伤心的眼泪如清泉般的喷涌而出,这时,月娘的遗体也从轿中缓缓飘出来,轻轻地落在山洞中,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妙曼的人像,伴着水龙任沧海桑田,始终不离不弃。水龙用自己的身体幻化成为一个洞天福地,让月娘与自己生生世世,永不相离。所以,这一带的群众就叫这个洞为水龙宫。

今天,当你来到水龙宫,你会看到,洞中流出的清泉叮咚,洞口惟妙惟肖的人像,让你看到相爱的两个人是如此的不离不弃,感受超越了时空的爱情是如此的忠贞不渝。

追忆远古,让你感怀那一世,磕长头匍匐在峭壁下不为觐见,只为贴着彼此的温暖;这一世,在你身体里幻化成人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水龙与月娘幻化成的水龙宫,任岁月碾过红尘苦难的背影,始终三千青丝萦绕、低吟浅唱永世缠绵的爱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