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六盘水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麓,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乌蒙磅礴,连绵不绝,云雾缭绕,北盘江水、千年流淌;气候凉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奇山秀水,物华天宝,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源远流长的茶历史文化。
六盘水属于高原山地地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漫射光多、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早春回暖快等天然优势,是产茶理想之地。《茶经》曰:“茶者,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由于特殊的纬度、海拔和地形地貌,六盘水茶区所处地质结构以沉积岩为主,富含茶叶生长需要及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众多矿物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元素。所生产的茶属于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茶叶水浸物、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赋予了凉都茶叶香高馥郁、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凉都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茶”、“早春茶”、“富硒茶”、“康养茶”、“文化茶”。
六盘水生态茶区主要有六枝特区毗邻“朵贝茶”产区的“大用古树茶”和水城区蟠龙木城“贡茶”古茶树基地;有水城区龙场、顺场、杨梅等大寒节气还未到就开采的“蛰前早春茶”等茶叶基地;有盘州市大众创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茶叶种植基地,位于鸡场坪镇龙脖子村南端六盘水第一个写进《中国登山圣经》的名山——“轿子顶”上,海拔2347.5米,是目前已知贵州省人工茶园的最高海拔,这种海拔高度的人工茶园,在全世界来说也比较少有的。
凉都茶是名副其实的“早春茶”
说到早春茶,不得不说到“水城春”。“云雾中的水城,舌尖上的春天。”“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说的就是六盘水的早春茶——水城春。地处凉都腹地的水城春主要茶区终年云雾缭绕,生物多样性丰富,独具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出口茶的优势。2019年,贵州气象局山地气候研究所研究了水城30年以来的气温,日照和湿度等综合气候条件,得出了水城春茶气候品质为特优等级的鉴定结果。水城春茶多次在国际国内茶事活动中一马当先, 2019年,“水城春”荣获亚太国际金奖、古树茶茶王、古树绿茶金奖。“茶制于早春,为最上品”。水城春茶,是一杯早春茶。
水城立体气候明显,雨热同期,云贵准静止锋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条件,促使茶产区早春回暖快,在同等气候条件下,每年开园比本省主要产茶区早10—15天、比江苏、浙江一带早20—30天。古诗中“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的情景,在水城的“数九寒冬”就可以实现。
凉都茶是名副其实的“富硒茶”
“物以稀为贵,茶以硒为最。”六盘水土壤天然富硒,具有开发多样保健功能的富硒茶潜力。六盘水茶产区主要分布在山地上部区域,在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砂质壤地域且富含煤层。根据植物成矿学说,植物在经历地质变迁成矿转化为煤的过程中,土壤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硒元素对于富硒茶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地处凉都腹地的水城区,是继中国陕西的紫阳、湖北的恩施之后发现的第三个富硒地带,经中科院贵阳地化所以及农业部茶叶品质研究中心对水城杨梅片区的砂质岩产区的土壤进行检验,含硒量达到每公斤1—5毫克,是地壳中硒密度的11.1—142.9倍,茶叶的富硒含量每公斤0.8-1.5毫克,属于理想富硒范围。
茶叶中的有机硒蛋白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对于防止脂类过度氧化,延缓人体衰老,预防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作用。经过科学种植,科学加工,生产出的茶叶保持了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品质,符合欧美国际标准要求。
从远古走来的凉都茶,吸云贵山川之灵气,浴磅礴乌蒙之清晖,承两江源头甘露之润泽,蕴多姿多彩民风之精华,独得天时地利人和,在深山老林里陶然静处、纳秀吐芳。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世界茶叶看贵州,贵州茶叶看凉都。凉都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生态环境,赋予了凉都茶独特的品质,凭借凉都独有的金风玉露、山川流水、天地灵气、日月精华,铸就了以“水城春”“碧云剑”“九层山”等为代表的凉都品牌名优茶。
大气磅礴的乌蒙山脉与19℃的夏天共同孕育了凉都茶与众不同、醇香味美的独特品质。现在,凉都茶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正跨越千山万水走出贵州、誉满神州、香飘世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