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六盘水经济增速5.5%、排全省第3位,增速高于全国、全省0.2个百分点,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这份亮眼的答卷,不仅体现在数据的“稳”,更蕴藏着动能积蓄的“进”,为全年经济行稳致远奠定了关键基石。
六枝美锦项目(二期)。黄伶俐 摄
重大项目挺起产业脊梁:从“施工图”到“实景图”
5月10日,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举行。仪式上,2台套氢能火车头、100辆氢能重卡、4辆氢能公交车发车运行。
位于六枝特区化工园区的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总投资34.74亿元,建设200万吨/年焦化装置、10万吨/年LNG装置、16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及公辅设施。目前,该项目已成为六盘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典范,氢能产业发展的破局点,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上半年,六盘水煤炭、焦炭、电解铝产量以及发电量分别达4150万吨、218万吨、10.7万吨、270亿度,分别增长7.6%、34.6%、53.9%、1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推动实现以量补价。
工业潜能喷薄释放:老树新枝竞芬芳
6月18日,位于六盘水高新区的贵州水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忙着将直径不足小拇指粗的钢绞线打包装车后运往外省。
这种由水钢金科自行研发的钢绞线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年产50000吨的镀锌钢丝生产线启动建设,经镀锌处理的钢丝使用寿命可达普通钢丝的15倍以上。钢绞线不仅进入中交、中铁、中电建、武汉航科四大建筑央企采购目录,销往云南、四川、重庆等内地市场,还出口到菲律宾、缅甸、老挝等国家。1至5月,公司累计生产钢绞线69000吨,实现产值2.5亿元。
全社会活力特别是工业发展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六盘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1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8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5个百分点。
水钢金科公司镀锌钢丝生产线项目。孔盘龙 摄
投资意愿热力奔涌: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5月23日,位于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的龙鼎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多亏那2500万‘及时雨’,不然这些设备现在还是图纸呢!”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蒋翔感慨。
蒋翔口中的“及时雨”,是由相关部门搭建的“政金企对接会”为公司引来的银行贷款——靠持有的21项核心技术专利,龙鼎工贸成功获得邮政储蓄银行六盘水分行为期三年的2500万元贷款。截至2025年4月,企业营收达1.7亿元,2500万元贷款投入到研发生产中,使企业营收提升10%以上。
全社会扩大投资的意愿持续强烈,上半年,六盘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728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连续13个月排全省第1位,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5.26%。
消费暖流持续浸润:烟火气里见韧性
5月5日,2025年中国凉都·六盘水避暑季开季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商、网红达人、媒体、各行业代表以及游客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凉都六盘水专属的夏日清凉盛宴。
在钟山区月照养生谷,三五成群的外地人或在屋檐下纳凉,或在小河边赏风景,停车场里停满了外地牌照的车辆。正在纳凉的四川游客张阿姨说:“我们这次来了20多人,全部是成都和绵阳的。来到这里感觉太安逸了,还要再多住些天。”依托“凉气候”,六盘水以“候鸟式养老+农旅”“护理式养老+医养”“度假式养老+文旅”等为代表的“凉产业”蓬勃兴起。
全社会消费保持平稳,银联贵州分公司根据银联清算系统统计,上半年,六盘水区域批零住餐行业累计消费307.8亿元、同比增长4.07%,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相一致。(全媒体记者 宋 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