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之前,医保基金结算周期为30天,我院月均垫付资金超千万元。如今,结算周期压缩至24小时,大大缓解了我院的资金周转压力。”
市妇幼保健院医保办负责人孙冰峰介绍,实现从“月付”到“日付”的跨越后,医院甩掉了“包袱”,确保有更多资金投入服务升级和设备更新,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办好群众身边事,围绕打击欺诈骗保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破解医保基金制度机制难点堵点等持续发力,推动全市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向更严转变、往更深开展,确保每一分医保基金都花在治病救人、增进民生福祉上。
坚持动真碰硬,全面深入查摆整治问题。聚焦国家、省、市医保基金监管典型问题清单等相关内容,组织6个检查组,由县级领导带队,对74家医药机构开展交叉检查,对6家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稽核;组织全市医保系统、医药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完善“6+3”整治项目问题台账,针对整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逐个对账整改销号。
充分运用线索双向移送和联合惩戒机制,一案多查、一案多处,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传递对欺诈骗保“零容忍”态度,形成有效震慑。
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发现问题78个、整改36个,追责问责28人,移交案件线索10件。今年以来,全市共追回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5887.5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2%。
“我们通过‘驾照式记分’模式,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量化管理。当年度内记分累计达到一定分值后,将终止其支付资格和医保费用结算,让其‘饭碗’丢掉。”市医保中心医药价格事务科科长邓海峰说。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健全制度是重点。我市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查缺补漏,建立了医保基金规范平稳运行、综合监管协同和医保、财政、税务三部门对账等有关制度,从医保基金管理、拨付、使用、监督等重点环节形成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医保截至目前,我市分别针对部门、医药机构开展了4次警示教育、5次专题培训,深刻剖析典型案例,以此讲明医保基金的重要性以及相关业务知识,教育引导医保部门干部职工、医药机构守牢医保基金安全规范使用的防线。
有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当期结余167.04万元,5月当期结余2007.39万元,6月当期结余2465.07万元,医保基金支出规范度持续提升。
医保基金关系到每一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涉及的重点对象和问题,持续开展全链条打击治理,形成高压态势,整治不正之风、查处腐败问题,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可感可及的实在成果,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全媒体记者 陈赤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