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钟山区以加快交通路网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路通、桥畅、村强、人富”的美好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在县道X232德坞至双洞路段,各项道路修复、保养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人们用专业的工具去除松动的砖块和杂物,确保道路干净整洁。
“我们现在主要负责钟山区的道路日常养护,包括道路保洁、边沟清理。”六盘水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钟山区农村公路养护负责人余旭说。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产业,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行业。钟山区一直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筑牢交通基础。
“近年来,我们先后完成了双桥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公路环境整治项目。完成县、乡公路路面改善工程120.956公里,实现县、乡、村通车里程总计1215.375公里,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实现100%。”钟山区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磊介绍说。
为改善农村公路环境,钟山区大力推进路网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建立完善了“三级”联动管理网络,全区农村公路实现通达率、养护率、物流运输网点和乡村客运通乡镇率均达到了100%,有效实现农村公路“外通内联、村村通畅”。
据悉,2020年以来,钟山区共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16.92公里,惠及农村道路117条,以“美丽农村路”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开展预防性养护工程107.5公里,覆盖线路共计16条,实施小修水毁项目、修复灾毁点、路面清扫、清理边沟等工作,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创建成果。
随着“四好农村路”不断延伸,青林乡田坝村迎来了发展机遇。走进大阳坡拓力养殖场,一排排整齐的圈舍映入眼帘,冲洗后的圈舍干净整洁,一头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
“现在路修好了,离家近了,在养殖场工作工资还算稳定。”钟山区青林乡田坝村四组村民张怀贵说,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就连绿化环境、附属设施都越来越好了,大家都愿意回乡发展。
对于保华镇海螺村的村民们来说,曾经这里还是“烂路无人修、地荒无人种、有水引不来、有货卖不出”的落后村寨,短短几年,随着乡村振兴和“四好农村路”的不断推进,方便了村民发展产业。
“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我们以前这里全是泥巴路,现在串户路也全部打通了,我们很满意。”钟山区保华镇海螺村大坡八组村民何永琴说。
今年41岁的杨克发是金盆乡麻窝村的村民,通村通组路修到田间地头,解决了他种植药材运输的大难题。现在只要提前打个电话给货车网上平台,平台就会立即安排车辆上门拉货,将种植的中药材拉到贵阳、云南、安徽等地,挣的钱也比以前多了。
“我是做中药材生意的,之前路不好时,没有客户愿意进来拉货物。现在路修好了,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愿意来我们这边拉货,我们的利润也提高了,一个月收入有一万多元。”钟山区金盆乡麻窝村月光组村民杨克发表示。
修好一条公路,串起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钟山区不断对乡村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各条沿线景观节点、产业板块还根据当地特色景观和特色产业进行了打造和梳理,绘就乡村振兴新“途”景。
下一步,钟山区将不断巩固和推进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力度,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持续推进“路旅融合、路产交融”发展,通过完善交通网络、提升道路品质、加强互联互通,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李文智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