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凉都已经有些许寒冷,然而,在钟山区南开乡的烤烟地里却呈现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烟农们正奋力扯着干枯的烟杆和杂物,积极投身于冬耕清残工作,为来年的烟叶丰收辛勤耕耘。
烤烟是南开乡的特色、优势、富民产业。2024年,全乡收购烟叶2.33万担,实现烟农总收入4280.2654万元,户均收入14.9659万元,人均收入6.0285万元。
“种烤烟还是划得着!”在地里忙活的何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她说,今年,家里种了80亩烟叶,靠着种烤烟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在南开乡,像何菊这样尝到“金叶子”甜头的烟农还有很多。
有着“烤烟万担乡”美誉的南开乡,种植烤烟历史悠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好山好水出好烟。因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条件,其产出的烤烟烟叶金黄、品质上乘,独特的优势,不仅让烤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也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近年来,南开乡更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把烤烟种植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聚焦“实事求是、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在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强基础方面下功夫,不断把准产业振兴脉络方向,提高烤烟产业种植水平、提升烟叶质量,把“黄金叶”变成“致富叶”,助推烤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为鼓励村民种植烤烟,南开乡通过群众会、院坝会等,将烟叶种植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当好烤烟生产政策“宣传员”。同时,把助农贷款等一系列补贴惠民好政策宣传到农户家中,积极引导农户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托起烟农增收的希望,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南开乡加强烤烟专业化队伍建设,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加强对烤烟备耕移栽、田间管理、烘烤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在全乡示范推广1500亩以上高标准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土壤障碍削控因子技术体系20亩示范建设、BFF烟叶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等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并开展各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保障绿色生态生产。
不仅如此,南开乡还积极拓展烟叶增收产业链。依托接茬、轮作、设施共用、资源循环等手段,选择玉米、蔬菜、食用菌与烤烟产业互补性强、融合性好的规模化产业,建立以烤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带动综合体内及周边辐射区域实行冬季茬口种植1季蔬菜2000亩以上;利用烤房闲置期开展玉米等产品烘干,为烟农增收拓展产业链。
同时,农达公司等企业的落地也为南开乡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市场保障,基地所产的优质烟叶占比达60%以上,成为了和天下、芙蓉王等卷烟品牌配方的主要加工原料。
一片片的烟叶,不仅仅承载着大家的辛勤付出,更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步,南开乡将继续把烤烟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和重要渠道,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种植管理和烘烤技术水平,让一幅“劳有所获,心有所安”的生动画卷在这片土地徐徐展开……(记者 赵庆常 滕丽红 实习生 王涵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