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凉都
六盘水:“凉”经济“热”起来的背后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夏天,凉都六盘水因为一个“凉”字成为了火炉城市游客首选的地方,一拨又一拨的“纳凉客”蜂拥而至,“中国凉都”六盘水以“凉”出圈。

走进7月的月照养生谷景区,峰高峡深,跌宕起伏,气候凉爽,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月照养生谷景区“把乡村变成景区、把民房变成景点、把田园变成乐园”,在道路沿线统一布局农家乐和乡村客栈350家,备受游客青睐。

广东珠海游客齐丽英退休后经常外出旅游,去年在六盘水住了两个月,因为六盘水凉爽的气候和贴心的服务让她今年如约而至。“我感觉很温馨,像回家一样,夏天我就愿意到这避暑,这里山清水秀,贵州人真的很朴实。”齐丽英说。

月照养生谷景区的发展模式,契合当下游客的消费观念,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常住隐居之地、负氧离子极高的田园之所,用19℃的夏天、优质的服务留住顾客的同时,不断加速“中国凉都”火热出圈。

从上海来避暑的陈宝根高兴地说:“我在网上查到这里是避暑推荐城市,来这里避暑后感觉环境相当好,空气、地形地貌都相当满意,可能要住一个多月。”

地处乌蒙山区的凉都六盘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山奇水秀,木茂花香。北盘江穿境而过,让凉都既有河湖、湿地,又有峰丛、温泉、古镇,生态与自然相映生辉、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禀赋独特。

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美美与共”的,是夏天19度的凉爽气候。抓住气候优势,以一个“凉”字破题,念好“山”字经,唱好“融合戏”,奏好百姓富“交响曲”,六盘水旅游产业从有变优、从优到精。

凭着一股执着和干劲儿,历经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六盘水聚焦绿色发展、立足转型升级,通过举办凉都消夏文化节,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农展会、滑雪节等旅游推介活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用凉气候成就了“热”发展。

据六盘水公安部门提供数据显示,1月至6月全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51.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45%。据水城高速运营中心提供数据显示,1月至6月进站车流量9533141辆,同比增长12.49%。出站车流量9503075辆,同比增长12.26%。酒店业恢复性增长。1月至6月全市11家星级旅游饭店共计接待20.52万人次,综合收入8025.3万元,平均出租率52.26%,同比增长12.40%。

“六盘水在发展中实现了‘煤都’向‘凉都’的华丽转身。”说起六盘水的发展路径,从外地来的游客无不竖起大拇指。行走在这片绿色土地上,感受“19℃的夏天360度的激情”的名不虚传。

依托自身气候优势,六盘水还打造出新型养老模式。

“在夏天,六盘水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来自成都67岁的老人陈玉国和老伴,连续六年选择到六盘水避暑,今年他们选择了六盘水高新区恒康颐养公馆。

每年夏天,六盘水市各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到六盘水避暑的选择之一。

面对潜力巨大的养老市场,六盘水深入挖掘“中国凉都”品牌的养生内涵,将康养、医养、旅养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健康旅游等产业,打造夏季康养最佳目的地,全面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7月5日,《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在沪发布。评价显示,在76个候选城市中,六盘水夺得今年夏季候鸟式养老栖息地第一名。全国唯一一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盘水,用实力证明自己是夏季避暑的首选。

无独有偶,随着“县县通高速”和“高铁时代”的到来,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更多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我们酒店305间客房,夏季入住率都在92%以上,大多时候更是处于‘爆满’状态。”六盘水时代假日酒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全国多地开启高温“炙烤模式”时,“天然空调”六盘水成为游客避暑的首选之地。

有影响力的赛事同样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自2013年开始,六盘水夏季马拉松已走过10载,“六马”已成为六盘水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马拉松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六盘水的经济、社会、文化之中。

凭借气候优势,2023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二站)暨第八届中国凉都·六盘水夏季马拉松锦标赛,吸引了来自新加坡、加拿大、埃塞俄比亚、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3万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在19℃的夏天,感受360度的激情。

来了就不想走,很多人选择留下住上两三月,这是对“凉”的热爱。

“凉”的背后还孕育了差异化产业——“三线”文化。

水城区尖山街道依托观音山深厚的“三线”文化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实训研学、乡村手工艺及传统美食等,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突出、“三线”文化浓郁的特色康养避暑小镇。

“又见林居”康养酒店系尖山街道将闲置的观音山小学精心改造而成,每一间客房均由原来的教室打造,客房主要分为标间、单间、娱乐套房,还有家庭亲子套房,共计70余间。改造过程中,酒店将当地深厚的“三线”文化底蕴融入其中,让游客追忆“三线”建设时的火热时光,感受“康养水城”的魅力。

“又见林居”康养酒店开业以来,也备受游客青睐。

一个“凉”字,成就了六盘水的夏季旅游,让六盘水成省内外游客的避暑天堂;一个“凉”字,“解锁”了六盘水旅游新世界,打造了温泉、索道、水上娱乐等新业态新产品……这枚云贵高原上的“乌蒙明珠”,正变得愈发璀璨。

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实现激情与闲适交融;乌蒙大草原,看云涌苍崖,鹰翔蓝天;“贵州屋脊”韭菜坪,俯仰天地间,高远辽阔,山花烂漫;“世界第一”的梅花山索道,体验高空穿越湿地湖泊、峰丛峡谷的新奇,赏四季之景色。

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六盘水“处处都是景,四季皆可游,时时可以来,来了不想走”的“快进慢游”旅游格局逐步构建,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尽享“乐”生活,取得了一份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乘风逐梦,破浪前行。“中国凉都”这块沃土,正洋溢着时代的芬芳,旅游产业这艘大船,正扬起风帆,向着新时代的目标奋勇前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