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基石是产业兴旺。近年来,水城区都格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鼓励村级党组织因地制宜,依托资源禀赋、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发展路径,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出了极具都格特色的产业名片,助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村民采收血橙。
黄泥村的果香名片
清晨的村落宁静而和美,步入都格镇黄泥村坪寨组的血橙基地采摘园,一排排果树错落有致地屹立着。
都格镇黄泥村平均海拔1375米,年平均气温20℃,全年降雨量达1667毫米,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日照充裕,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柑橘类水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六盘水万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都格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于2017年进驻黄泥村,通过流转土地,引进意大利塔罗科晚熟血橙品种进行种植,从此开启了黄泥村“血橙”之旅。
“这片血橙种植在都格镇垭口河谷地段,自进入市场以来,比较受消费者的青睐,我们投资了3000万元建设标准化血橙基地,现有早熟、晚熟血橙,沃柑和明日见3个品种,2022年试挂成功,种植过程中以农家肥为主,预计到2025年年产量2000吨无公害血橙,年产值预计2400万元。”黄泥村党组织书记罗金花说。
为延长优质血橙的新鲜期,万橙源公司新建200立方米冷藏库、400平方米分拣包装车间,140平方米管理用房及200平方米场地硬化,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新工艺,实现血橙、沃柑标准化分拣,采用保鲜工艺技术,最大程度保持血橙等农副产品的鲜度,使之更好地销往全国各地。
“我家在黄泥村有12亩地流转给万橙源公司,2018年来到基地打工,从普通工人到管理者,月工资从3000涨到4500元,还能照顾家里。”血橙基地管理员罗杰说。
自种植血橙以来,在都格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万橙源公司在黄泥村共流转1000亩土地,当地农户除了获得每亩土地500元的流转费收入外,还能常年到血橙基地务工,工资每天100元至120元。目前,基地固定务工人员有31人,农忙时节,可带动周边群众120余人就近就业。
都格社区的综合体名片
在都格镇2024年“五营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上,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地工作着,与广场周边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共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水果销售一直以来是都格镇重要的农业收入来源,然而区域内农产品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水果产销两端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
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和综合研判,都格镇党委结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和都格社区资源位置优势,决定在都格镇中心广场上利用集体土地修建商业综合体,解决当地农产品滞销的难题。
为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最大化,该项目在建设完成后,将移交给都格镇村集体委员会,采取“聘才专营”方式,让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做好后续经营管理工作。同时,以15元/平方的市场价将商铺租赁给所需群众,并在商铺前的室外设置约15个移动摊位,以2元/平方农贸市场摊位价提供给附近居民售卖农副产品,每年预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0余万元。
“除了按照原定计划修建商业综合体外,都格镇还把中心广场打造为集购物、餐饮、休闲、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镇商业圈,不仅丰富当地群众的娱乐生活,还有效推进就业创业、带动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都格镇党委书记陈鹏宇介绍。
龙井社区的观景名片
驶过都格镇北盘江大道,“天堑变通途”的宏伟大桥跨越北盘江峡谷,伴随着晚霞与雾气,如一道美丽的彩虹,与险峻峡谷、谷底急流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完美的桥景融合壮美风光。
“我们是从四川自驾来六盘水旅游的,在网上了解到这个观景台正对北盘江大桥,所以特地导航过来,北盘江大桥确实十分壮观,果然名不虚传。”来自四川的旅客陈先生说。
龙井社区位于水城区都格镇西南部北盘江畔,辖区内的鹦哥嘴山峰位置正对北盘江大桥,可将宏伟的北盘江大桥与桥下峡谷风光尽收眼底,是最佳观景点。2022年,都格镇依托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资源优势,打造了鹦歌嘴观景平台,并配套修建了全长1684米的观景步道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观景便利。
“以前我们要跑到外面去玩,现在是外地人跑这里玩。英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的游客都来过。他们看到世界第一高桥时都竖起大拇指。”在大桥下开农家乐的村民马选军感慨地说。
大桥建设带动都格镇龙井村旅游发展的同时,龙井社区抢抓机遇,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服务业发展。
下一步,都格镇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的磅礴动能,不断推动民生事业及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朱玉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